“才整頓‘僵屍網站’,又來了APP、公衆號。”半月談記者最近采訪發現,近兩年政務類APP、微信公衆號興起,各地區、各部門競相推出自己的APP、公衆號,有的縣官方APP、公衆號就有好多個。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推進政務本是好事,可一哄而上,錢沒少花,效果不佳。有的地方還通過行政命令,層層分解任務強行推廣,好事反成負擔。基層幹部不堪其擾,群衆也多有詬病。
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部門自然也不能缺席,政府部門廣泛建立政府網站、政務微博,但不少政府官網,數年不更新,變成了僵屍網站。現在則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九成網民是使用手機上網。要增強與民衆的溝通,提高為民服務的辦事效率,政府部門也要進入移動互聯網,這樣就可以達到提高服務質量的目的。各種政務類APP、微信公衆號就由此應運而生。
但這些政務App,很多都存在問題,如存在下載難等問題。有些政務APP、微信公衆號還存在行政強推與攤派的問題。有些地方的基層承擔推廣上級部門APP任務,甚至有一個市級部門的公衆號,要求基層完成的關注量與當地區域戶籍人口數基本等同。這種指標攤派一層層傳導,最終還會落到辦事群衆的身上,一些基層幹部為了完成任務,會以方便群衆辦事為名強推APP,辦事群衆辦證時,需要先下載APP、注册并捆綁手機號、填寫個人信息等手續,才能通過APP辦理相關事項,這影響了公職部門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與質量,讓辦事群衆嘖有煩言。
一些政府部門開發APP,卻變成了形式主義,變成了任務攤派,不僅增加了基層幹部的工作量,也影響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的質量。而且一些政府部門APP、公衆號一設就是好多個,基層注册的任務繁重,而手機內存有限,很多注册或關注過這些政務APP和公衆號的幹部與群衆,往往是一邊卸載,一邊再安裝。這些APP、公衆號的實際閱讀率并不高,一些政府部門還只管生不管養,許多政務APP、公衆號最終步了僵屍網站的後塵,成了僵屍APP、僵屍公衆號。
這些政務APP本是為了方便民衆而生,結果卻變成“為難”群衆。擁抱新技術,開拓便民、惠民新渠道,也變成了一場秀。這樣的接地氣、順時勢太過表面,這樣的作秀卻以浪費公帑與“折騰”基層與民衆為代價。為民服務,本應該腳踏實地,應該講誠信,要真心以便民惠民為宗旨,要多幹實務,不要嘩衆取寵,不要虛張聲勢。
政務APP、微信公衆號建設泛濫的問題應引起重視,政府部門不能把政務APP當小孩子玩具,同時也應做好規劃與管理,要能追求質量,而不要一味追求數量,根據政務需要進行開發與管理,同時還要提升維護技術,加強培養維護人員技術水平與素質等等。另外,要避免政務APP繼續新瓶裝舊酒,更要革除一些政府部門權力任性的老毛病。這樣才讓政務APP、公衆號真正無縫對接時代需求。(來源:東方網 作者:戴先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