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產學研合作發展策進會理事長、兩岸產業創新與貿易加值聯盟執行長黃煒能。(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6月7日電(記者 高易伸)高喊“新南向政策”的蔡政府上台迄今如何主導、引領台灣企業南向,成為產官學界關注的焦點。台灣產學研合作發展策進會理事長、兩岸產業創新與貿易加值聯盟執行長黃煒能昨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觀察,南向政策繞不開西進,若蔡政府真想讓廠商前進東南亞,建議多培育具有區域經濟下國際移動能力的台灣青年人才,包含通才或專才,廠商評估有糧有人,才可布局為戰,否則想讓廠商先轉進東南亞投資,豈不本末倒置?
黃煒能為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資訊管理雙碩士、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曾任職台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新育成機構與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單位,現任台灣產學研合作發展策進會理事長,並在南台灣多所大學兼任教職,2015年12月推動成立兩岸產業創新與貿易加值聯盟並擔任執行長。
針對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黃煒能開門見山認為,蔡提出新南進政策最終還是繞不過西進!以台商南進東亞南而言,檢視複雜國際關係下的“大陸東南亞”與“海洋東南亞”,無論來自陸路中國大陸抑或海路美國的影響為何,台灣在這塊東南亞市場經貿的爭奪戰上早已失去先機。
黃以泰國 家電市場舉例說,日韓家電大廠早在台灣尚未佈局前便已盤據東南亞市場多時,三星電子、三菱電機、東芝、LG電子等日韓大廠幾佔泰國家電近100%的市場。台灣想插旗,試問競爭力何在?想換另外市場領域,日韓公司其實跑得比台灣快得多。
黃說,有關經貿問題,台灣的複合領域專家總是喜歡看著數字說話,或經由與幾位台商訪談即下評語結論,但真正的商場在檯面下所進行的商業操作,確實遠比檯面上還來的複雜而多元。
黃試問,如果台商在中國大陸賺不到錢或沒有市場,那為何許多台商還願意待在大陸久久不願離去呢?商人將本求利,有賺錢一定低調不說,總好過高調闊談少些麻煩,這些麻煩當然包含政府稅收、朋友與企業間的借貸、黑道索利等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