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從左到右)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聯名撰文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對華再保證。 中評資料相 |
美國新生代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10月中在《紐約時報》撰文,呼籲恢復威懾與再保證之間的微妙平衡,當前美國政府尤其需要在台灣問題上保持政治中立,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兩岸和平統一,給北京以“再保證”。葛來儀10月底在《紐約時報》撰文判斷“北京不會立即武統台灣”,建議華府給北京“再保證”:只要大陸不武統,美國就不支持台獨。
由此可見,美國外交和戰略學界關於美國應當在台灣問題上給北京“再保證”,以化解北京對台採取軍事行動動因的聲音明顯提升。這與三年前《外交事務》雜誌刊文主張美國對台防衛戰略清晰化,從而掀起美國對台戰略學界“清晰與模糊之爭”的情形有了明顯不同。《外交事務》期刊的最新文章是近期對美國在台灣問題上進行“再保證”的最詳細闡述。
這篇文章提到三方都應當做出“再保證”時建議,賴清德如果當選,應當重新考慮凍結“台獨黨綱。這個建議今天在台灣島內引發一定反響。實際上,這篇文章更主要的是闡述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對華進行“再保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美國學者希望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對華進行“再保證”都先預設了一個前提--肯定美國要加強軍事威懾,然後再討論外交上的“再保證”。這篇文章也不例外,開篇就稱,支持台灣發展防禦性“豪豬戰略”是美國“義不容辭”的責任。具體建議包括:幫助台灣軍隊儲備和訓練海防和防空武器,組建強大的民防部隊,並建立食品和燃料等關鍵物資的戰略儲備。美軍在亞太地區建立更強大、更靈活、地理上更分散的軍事存在等。
文章轉而指出,發出可信的軍事威脅信號只是成功威懾戰略的一部分。它還需要保證不使潛在的對手陷入絕境。“如果一個受到威脅的國家擔心不打仗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後果,它就沒有什麼動機去避免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