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精準支持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tw   2023-09-06 15:07:09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日,商業銀行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成為疫情平穩轉段後的亮點工作。隨著LPR下調引導貸款利率下行,對各家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將產生一定影響。如何把握淨利息收入基本盤與加大信貸投放總量節奏,進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和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

  上半年以來,多家商業銀行按照中央要求,圍繞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的目標,一方面拓展非利息收入增長點,做好債券等投資組合配置,聚焦製造業、新興產業等實體經濟關鍵領域,持續為實體經濟恢復向好提供穩固的信貸支持。另一方面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強化業務流程再造,進而打通融資堵點和痛點,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加大金融供給

  中報顯示,多家商業銀行積極用好政策空間、找准著力點,持續加大減費讓利力度,從多方面不斷推動實體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建設銀行信貸投放有力有效。一季度靠前發力,實現旺季開門紅,二季度穩總量、調結構,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上半年貸款總額新增1.94萬億元,同比多增3541億元。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貸款餘額5.22萬億元,保持同業領先水平。建設銀行行長張金良表示,積極助力實體經濟恢復與發展,多渠道釋放信用資源,切實發揮國有大行市場“穩定器”作用。

  農業銀行著力提升實體經濟金融供給,精準滴灌經濟發展重點領域。比如,加大對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製造業貸款餘額2.91萬億元,新增6120億元,增速26.6%,中長期製造業貸款增速45%,製造業貸款增量、增速,中長期貸款增速均領先同業;全力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貸款餘額3.5萬億元,新增4719億元。

  今年上半年以來,金融持續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和回升向好,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進一步加大。初步統計,202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5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同比多增1.99萬億元。

  “2023年以來,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信貸投放整體呈現‘總量合理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價格穩步下行’的特徵,有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信貸資金平穩增長,較好滿足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但考慮到疫後經濟處於持續恢復階段,宏觀調控政策仍在繼續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滿足實體經濟在經濟恢復期的資金需求。

  與此同時,從利率看,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上半年,人民銀行持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降10個基點,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商業銀行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靈活把握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降低負債成本鞏固實體經濟向好勢頭。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今年6月份,活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0.23%,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這有利於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為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創造有利條件,並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

  “我們將持續提升金融供給能力和水平,助力實體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張金良表示,提高信貸投放節奏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保持投放相對均衡,確保信貸資金平穩有序流入實體經濟。一是總量要“穩”。按照宏觀政策要求,扎實做好貸款投放與回收安排,為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提供有力、穩固、可持續的金融支撐。二是項目要“實”。圍繞重點領域和戰略業務,精準謀劃服務方案,加強銀政企對接,不斷夯實有效項目儲備。

  今年8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電視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適當引導平緩信貸波動,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

  債券投資賦能實體經濟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得非常快,債券投資成為商業銀行資產配置的重要領域,而且逐步發展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工具。

  多家商業銀行在中報中提及要尋找和挖掘債券投資潛能,鞏固讓利實體經濟成果。“建行近年來積極參與債券市場投資,通過投研一體和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投資組合管理能力,收益率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表示,建行的債券投資到6月末餘額是9.02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增加的投資量是7175億元,增幅8.64%。

  紀志宏表示,建行堅持“安全穩健,價值投資”的經營原則開展資產配置,履行大行擔當,積極服務實體經濟融資需要。近幾年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投向國債、地方政府債等公開市場政府債券的餘額達到7.1萬億元,投向政策性金融債券餘額超過8000億元,支持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綠色債券等重點領域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重點行業,新增認購量和投資餘額在市場排名位居前列。

  農業銀行創新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金融投資新增5380億元,其中債券投資新增5300億元。而就在日前,農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簿記發行2023年第一期永續債,基礎發行規模300億元。農業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發行工作首次引入超額增發機制,更利於提升發行靈活度,兼顧投融雙方需求。本期永續債發行,為農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的資本支撐。

  工商銀行綠色債券發行、承銷、投資規模繼續保持領先。上半年,境內承銷綠色債券405億元。同時,持續深化綠色產品服務創新,不斷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箱。例如,發行全國首單商業銀行碳中和綠色金融債、全國銀行間市場首單綠色汽車分期資產支持證券;首批開展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轉型債券、綠色鄉村振興債券、綠色類REITs等業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表示,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債券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支持小微企業、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一方面,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銀行等資金供給方通過債券投資的方式將資金提供給企業使用,實現金融高效賦能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具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發行債券,與資金供給方直接對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中介費用,從而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