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21世紀的國際空間科學和探索是合作還是競爭?答案可能取決於兩個航天超級大國——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如何選擇相互接觸。報道如下:
美國《科學美國人》網站8月2日載文《美中能進行太空合作嗎?》,文章說,按照大多數標准,美國仍是全球太空領域的領導者,但中國正有條不紊地加快推進其雄心勃勃的太空計畫,制定并實施一系列航天器探測任務,目的地包括小行星帶和木星,以及一項火星取樣返回任務。此外,中國不久前宣布,將與俄羅斯聯合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與此同時,在離地球更近的太空,中國正在迅速建造“天宮”,即多模塊的空間站。到明年年底,更多航天員、補給船和附加艙的快速發射計畫,應該會使中國空間站的組裝工作完成。
中國的太空計畫,以及該國與俄羅斯的太空合作,可能對美國的太空探索目標產生什麼影響,還有待觀察。但一些專家認為,現在或許是美國尋求共識,制定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多國太空計畫的時候了。
但就目前而言,限制性立法使合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被稱為“沃爾夫修正案”的附加條款,禁止美國宇航局使用聯邦資金與中國政府進行直接的雙邊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