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僵局難解,大陸“武統論”抬頭,坊間猜測何時動武的傳言滿天飛。一度傳出2021年可能是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期限,美國學者多不表認同,但蘭德集團亞太政策中心副主任黑考特(Scott Harold)認為,如果民進黨2020年再度獲勝,國民黨沒有東山再起的跡象,則在中國領導人十年任期屆滿之前的2022年,北京可能會覺得有壓力,必須對台灣做點什麼,而不讓人覺得北京永久失去台灣。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費和中國研究項目主席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指出,北京目前採取更強硬的對台政策並不令人意外,是中國領導人覺得要採取強硬立場,習說過“兩岸政治問題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未必代表著北京要進犯台灣,但確實是設定了立場。張克斯不認為北京對台政策會走向“柔軟的手法”。中共十九大後,北京領導人依然不會信任蔡政府,除了軍事手段準備之外,會有更多人們已經見到的手法,包括限制台灣的經濟空間和國際空間,不讓台灣參與國際論壇等。
通常的說法是,如果北京動武,解放軍拿下台灣需要一個月時間,但最近有分析稱,解放軍可能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插旗台北。前《金融時報》知名記者、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研究員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談起這種說法,稱他不知道學界是否對此有共識,但不可否認的是,解放軍對台軍事壓迫能力已獲長足進展。到了10月份,2049項目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在其新書中稱解放軍有2020年犯台計畫,引發熱議。AIT主席莫健對中評社表示,不知道任何北京的對台計畫,但台灣避免壞結果的方式應當是有強勁的防衛、強勁的威懾,並與大陸進行有成效的對話。亞洲安全問題專家史文(Michael Swaine)指出,所謂解放軍2020年犯台計畫是對正在發生事情“完全扭曲的解讀”。
不管外界渲染各種大陸對台動武可能性,中共十九大的報告給大陸對台政策定下了“反獨促統,和平發展,柔中帶硬”的基調。美方專家多認為十九大報告是北京對台既有立場和政策的重申,沒有發生方向性的根本變化。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對中評社說,習強調的是中國有信心,他並沒有顯示緊迫感,也沒顯示要對台更強硬。郝志堅指出,現在球在台北一方場內,看民進黨政府如何處理。 容安瀾建議,蔡英文總統下一步或許可以透過表態“台灣獨立不在我的議程上”,向對岸釋出善意。
當然美方學者也看到了北京對台問題的緊迫感比原來增強了。蔔睿哲對中評社指出,儘管習近平沒有在十九大報告中設定實現統一的明確期限,但統一顯然是他作為中國領導人設定的雄心勃勃議程的一部分。此次報告涉台部分明顯的個人印記之一是,習近平比前任更加強調中國統一與中國復興之間的聯繫。十九大報告中重申了“六個任何”,中國問題專家藍普頓(David Lampton)對中評社指出,北京在這方面的決心是極其清楚的,任何人若不相信北京防止台灣正式宣佈獨立決心的嚴肅性,他們就會犯大錯誤。芮效儉對中評社表示,十九大報告將統一與中國復興聯繫起來,已經提出了緊迫感會否出現的問題。他說,在中國人看來,三十年在歷史長河中仿若一滴水。當習近平談論本世紀中葉中國復興時,統一的時限似乎越來越近,儘管習並未表現緊迫感。
史文、容安瀾等美方專家認為,美國是兩岸關係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為了保持對美建設性關係,近期不大可能對台採取軍事行動,但如果美中關係惡化,則台灣問題將變得更加棘手,北京面臨的對台出重手的壓力也會升高。尤其是在美國國會推動提升美台軍事關係之際,這種因為美國因素導致的“武統”風險變大。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12月8日宣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在台海兩岸和美國引發強烈反響。其實早在美國國會醞釀2018年國防授權法的“美艦泊台”條款時,李克新已經將中方的意願和警告轉達給美國國會。美方專家大多表示,2018國防授權法的美台軍艦互訪條款只是表達國會意願,並非強制要求執行。是否真的實施還取決於行政部門,總統可做最後決定。也就是說,美國真的派軍艦停靠台灣,並引發解放軍“武統”台灣的可能性,在目前看來是微乎其微的,因為美方和我方將不得不掂量“美艦泊台”的嚴重後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高級顧問崔立如訪美時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中美雙方過去十年就台海“維持現狀”的政策基本達成共識,但隨著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台灣地位越來越弱,實力相對削弱的美國對台承諾越來越需要權衡利害,越往後美國對中國攤牌的代價會越大。他說:“如果我們對於台灣問題有信心的話,就讓它這麼發展下去”,“我覺得中國大陸沒有必要突然在近期改變政策,我們堅持按照目前的政策去做就可以了。”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25日在外交關係理事會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的研判或許有一定代表性。他說:“台海兩岸現有的矛盾很難解決,北京和台北都不可能退讓,兩岸關係將處於僵局中。人們所能希望的最好狀況是維持僵局,事態不要惡化。”
時至2017年底,新黨主席郁慕明率王炳忠、侯漢廷等青年軍12月初訪美。郁慕明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急獨”就是“急統”,即便是“維持現狀”,隨著兩岸落差越來越大,也會“順統”。他認為,中共十九大報告將中華民族復興與祖國完全統一相聯繫,實際上就是設定到2049年的“終極統一”目標,還有32年,堪稱“極統”,並非“急統”。從美返回後,郁慕明即率團赴大陸訪問,與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面,並宣佈新黨將在上海設立服務處。隨訪的新黨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等人剛回到台灣,便被調查局人員搜查帶走,在兩岸引發軒然大波,也攪動大陸民間“武統”聲浪。外界擔心,隨著選舉季臨近,民進黨當局會有更多打壓台灣“統派”的行動,從而給業已緊張的兩岸關係注入更多的變數。
五、美國的“一中政策”長遠難以為繼?
2017年美國兩岸政策焦點是美國的“一中政策”,上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一中政策從公開質疑到被動接受,帶來近期的不確定性;下半年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問“一中政策可否在今後50年持續?”,則提出了一個趨勢性的長遠問題:隨著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未來50年靠什麼定義中美關係?
6月14日,蒂勒森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預算案聽證會上談到台灣問題時表示,美中關係過去五十年是由“我們的一中政策”以及圍繞一中政策的協議所定義,對於一中政策的意思,中方有中方的解讀,美方有美方的解讀。他稱雙方同意並容納(accommodate)彼此的解讀,導致過去五十年的區域穩定、防止衝突和巨大經濟增長。
蒂勒森指出,特朗普總統已重申堅持一中政策,美方也完全堅持“台灣關係法”,並實現美國對台灣在該法下的所有承諾。他同時表示,現在美中正在討論下一個五十年的關係,如何進入穩定和沒有衝突的另一個時代。對於中國人而言,台灣顯然是這個討論的一部分。重要的是,當美國與中國接觸時,美國能夠履行對台承諾,美方有各種意圖這麼做。問題在於:一個中國政策今後五十年是否可持續(sustainable)?這是在許多方面極其複雜的討論,台灣、朝鮮、南海都是其中的元素。
8月1日蒂勒森首次出席美國國務院例行簡報會時又說道:從尼克松訪華以來,過去四、五十年美中關係就是由美國採納“一個中國政策”所定義。三個文件和協議,給我們長時間的美中之間無衝突。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正處於美中關係的轉折點上。因為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重要性繼續增加。靠什麼來定義今後五十年的美中關係?⋯⋯過去的政策是成功的,我們必須繼續。但我們也認識到條件已發生變化,僅僅依靠過去,也許對雙方誰也服務不好。
這番話在台海兩岸引發巨大反響,有人擔心這是“棄台論”在特朗普政府中抬頭。美國官方當然斷然拒絕這種說法,每當有類似的質疑出現,美方的官式回答一定是:我們長期堅持的基於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美國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6月20日對中評社表示,蒂勒森的設問並非旨在質疑或懷疑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而更多的是關於兩岸形勢長期而言將如何演化的務實問題。AIT主席莫健也認為,美中探討未來50年的關係何去何從是理所當然的,“任何美國政府都應當非常小心謹慎地籌畫未來,尤其是在中國變化這麼大,演進這麼快,在亞洲這麼進取的情況下”。
中方官員和學者也承認,美國所說的“一中政策”與中國所說的一中原則,確有不同概念。中國的一中原則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美國的“一中政策”是指,《上海公報》中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s)台灣海峽兩岸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美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recognizes)“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保留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中國的一中原則只承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而美國的“一中政策”則加上了“台灣關係法”,美國議員近來甚至把“六項保證”也加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