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習近平 |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這是一個新家園,是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也是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台。
這是一股新動力,代表新生產力、新發展方向,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勾勒出中國網信戰略的宏觀框架,明確了中國網信事業肩負的歷史使命,為深入推進網絡強國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國際互聯網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一年來,我國多措並舉、多方參與,開創出互聯網發展、治理的新局面,實現了網信事業發展的新跨越,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國家和人民。
代表新生產力、新發展方向,為新常態注入新動力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也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青島紅領集團本是傳統的服裝企業,近年來,借助信息化手段,企業推出全球服裝定制供應商平台,實現了在大流水線上定制生產個性化產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企業收入大幅提升。
走進車間,眼前便是一個大數據工廠——量體采集數據下訂單,訂單傳輸到數據平台後,系統會自動完成版型匹配,並傳輸到生產部門。每一位工人都有一台電腦識別終端,所有流程的信息傳遞都在這上面進行。
“智能製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認為,製造業與互聯網的加速融合,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趨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超四成企業開展在線銷售與採購,“互聯網+”傳統產業融合加速。越來越多的企業認為,互聯網會在經營制度、財務、生產製造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nextpage>
隨時以舉事,因資而立功,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描繪了互聯網發展的未來構想: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畫,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提出,“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若幹意見》,強調進一步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進一步促進信息惠民,進一步發揮數據大國、大市場優勢,促進信息資源規模化創新應用,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釋放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
製造業、教育、文化、醫療、金融……各行各業的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隨著信息流整合優化,全要素生產率得以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著積極作用。
網絡信息帶給傳統經濟的改變,不僅僅是經營和商業模式,更深刻的是思維模式: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當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笋般的共享單車湧入大街小巷;當“雙十二”活動吸引越來越多境外國家和地區參與,北達北極圈,南到新西蘭的螢火蟲洞;當中國“芯”超級計算機首獲世界冠軍;當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騰空而起……中國的網信事業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信息技術也正從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
“互聯網發展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必須牢牢抓住,決不能同這樣的歷史機遇失之交臂。”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為了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阿裡巴巴在雲計算、數據技術等領域已大規模投入,並致力於使互聯網技術更普惠,讓更多企業有這樣的能力。“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網信事業的發展為了誰?習近平總書記清晰地回答了這一根本性問題:“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今天的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手機網民6.95億,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網信事業的發展與13億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
“十三五”期間,中國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引領發展、推動變革。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畫,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目的就是要讓互聯網給全體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
在湖北省襄陽市荊州街小學的多媒體教室里,年輕的英語老師站在攝像頭前,給眼前屏幕上遠在襄陽保康縣油坊街小學的同學上課,全程用英語與對方教室里的10多個學生交流互動。這給深居秦巴山區的油坊街小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2016年,網絡扶貧行動計畫深入實施,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網絡公益扶貧聯盟,3.1萬個貧困村實現了寬帶建設和升級改造,158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數字鴻溝”加快彌合。
——“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達49Mbps;移動互聯網戶均接入流量是2014年12月的5倍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提出: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
<nextpage>
——“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現在住院報銷、助學貸款等很多事不用出村就能辦,以前要花十天八天,現在一天就能辦完。”寧夏銀川市閩寧鎮原隆村村民田成林為這樣的高效率而感嘆。寧夏回族自治區信息化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文建國說,辦件一旦受理就進入行政審批系統,所有流程在電子監察狀態下運行,當事人也可全程跟蹤查詢,真正做到“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重點突破,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為了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淨化網絡文化環境,2016年,相關部門相繼組織開展“淨網2016”專項行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直播亂象等,網絡生態進一步好轉,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網信事業做得怎麼樣,不能僅用簡單的技術指標來衡量了,而是要看民眾從中獲得了什麼。”在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看來,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活動的第五疆域,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宏觀戰略的高度出發,深刻闡釋了網信事業的本質特征,即網信事業的人民性。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國際競爭的新高地;信息技術為人們帶來便利,也伴隨著不少隱患:核心技術缺乏優勢、網絡詐騙大案時有發生、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狀況堪憂、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反覆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早在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將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論斷,為之後一個時期的網絡安全建設各項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在一年前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網絡安全作出指示,以更為豐富和精辟的論述,為網絡安全工作指明方向:
“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理念決定行動”;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
“加快提高網絡管理水平,加快增強網絡空間安全防禦能力,加快用網絡信息技術推進社會治理,加快提升我國對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朝著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
<nextpage>
……
方向已定,號角吹響,各方正努力鑄就“牢不可破”的網絡安全防線。
——治網之道,法治為上。
2016年11月7日,我國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高票獲得通過,並將於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
——興網之道,標準為先。
2016年8月,中央網信辦、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幹意見》,推動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審查、大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新一代通信網絡安全、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共享等領域的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統一權威的國家信息標準工作機制得以確立。
——強網之道,人才為重。
人才是網信安全的第一資源。2016年6月,中央網信辦、發改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推動開展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和院系建設,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機制等。同年9月,我國首次評選表彰“網絡安全傑出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獲此殊榮。
——安網之道,人民為本。
在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活動中,廣大公眾近距離接觸“全浸沒式液冷服務器”等大批網絡安全領域的“國之重器”,在互動體驗中提升網絡安全意識。“維護網絡安全需要讓每個人都成為參與者,不當旁觀者,打擊網絡電信詐騙需要發動‘人民戰爭’。”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深有感觸。
面向2030,“網絡空間安全”已被國家確立為電子信息領域的4個重大項目之一;“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在多所大學落地,第一批學生正在為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絡安全而日夜苦讀;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裡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已落戶武漢,產學研一體化的“中國網絡安全穀”不再停留於紙面……一個安全的國家網絡空間,正在逐步鑄就。
擴大國際“朋友圈”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17年3月1日,中國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用四項原則、六大目標、九大行動計畫,向世界清晰描繪了中國面向全球網絡空間的宏偉藍圖,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中國主張。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一年前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而早在2015年,他就提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nextpage>
網絡空間給人類帶來巨大機遇,同時也帶來新的課題和挑戰。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信息鴻溝仍在拉大;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平衡反映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網絡犯罪、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公害,影響著全球互聯網均衡、安全、可持續發展。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國際社會應攜起手來,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穩定與繁榮。近年來,中國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就推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提出中國主張,為破解全球網絡治理難題貢獻中國方案:
——推動國際交流。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他發表視頻講話,再次指出:“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深化國際合作。2016年中俄兩國簽署協作推進信息網絡空間發展的聯合聲明;數字經濟合作成為國際合作新亮點,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信息化發展進一步推進,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水平,打造網上絲綢之路。
——參與國際規則制定。2017年1月,中央網信辦、國家標準委牽頭建立了國家信息化領域標準化工作統籌推進機制,加快推動中國信息化標準走出去。此外,在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等關鍵技術和重要領域,我國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只有建立互聯網新秩序,建立共同遵守的公約,才能保障互聯網安全、健康、有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說,“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反映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網絡的運轉夜以繼日,信息的傳遞須臾不停。
一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中國的網信工作不負歷史和人民重托,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在信息革命新時代,中國必將以更自信、更有力、更堅定的步伐向網絡強國目標奮勇邁進!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