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美台關係變化前景及大陸面臨的風險 作者:郭震遠(北京);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教授、所長,著名國際問題與兩岸關係專家
2017年特朗普在美國執政以來,美國國內政局和中美關係、台灣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都發生了複雜、劇烈變化。受這些變化影響,大陸已面臨美台關係重要變化及其風險。可以預料,未來兩年上述變化都將繼續發生。未來兩年是大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分兩步走戰略第一步目標的關鍵期,也是大陸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進程的關鍵期之一。防範美台關係重要變化及其風險意義重大。為此,大陸需及早做出較準確預判,以有效管控可能的風險。
一、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的基礎和條件
所謂美台關係重要變化,特指由於美國公然違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大陸領土主權完整,導致美台高層交往層級的明顯提升、美台合作的明顯強化。2017年1月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台關係發生了中美建交以來最重要的變化。這些變化在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的同時,還為美台關係的繼續變化,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從而在未來兩年,甚至更長時期中,美台關係将持續發生重要變化,並對大陸形成風險。
(一)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的基礎基本形成
1、特朗普政府明確定位中國是美主要戰略威脅、主要戰略競爭對手,開始全面遏制中國。兩年來,在美國形成了反華親台的“政治正確”的強大主流輿論,從而基本形成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的社會輿論基礎。
2、過去兩年中,美國國會兩院無異議通過、並經特朗普簽署的“與台灣交往法”,以及包含重要涉台、“友台”、“保台”條款的“2018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和2018、2019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為美台關係持續發展,提供了美國國內法的“法律基礎”。
(二)促成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所需的條件基本具備
美台關係重要變化的啟動和持續,須有一系列重要條件支持,經過過去兩年的積纍,未來兩年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所需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1、美國反華親台勢力繼續得勢,是未來兩年甚至更長時期美台關係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的主要推動因素。
中美建交以來的事實一再表明,美國的反華親台勢力是歷次美台關係發生重要變化的主要推動因素,反華親台勢力得勢,是美台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最主要的支撐條件。正是2017年1月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反華親台勢力的得勢,推動了這一波美台關係重要變化,並且將持續推動未來兩年甚至更長時期,美台關係的變化。反華親台勢力人數不多,例如國會兩院“台灣連線”,目前僅176人,占兩院議員535人的三分之一還不到。但近年來竟能每次都以一致通過方式,通過了所有親台、“保台”法律、法案,從而促使特朗普全部簽署。他們藉勢於反華親台成為“政治正確”的主流思潮,大肆活動,獲得遠超過他們人數的影響,推動美台關係的重要變化。可以預料反華親台勢力發揮影響的這一模式,將繼續下去,成為推動美台關係重大變化的主要因素。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具有更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內容的“台灣安全法”、“台灣保障法”,如得以成法,將有嚴重後果。
2、台灣蔡英文總統當局一直堅持“倚美抗陸保獨”,極力渲染台灣對於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價值”,企圖在美國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中扮演“積極角色”。面對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蓄意激化兩岸對抗,同時慫恿台獨勢力在美加緊活動,企圖在美台高層互訪、美國對台軍售方面謀求“突破性”進展,製造美台關係重大突發性事端。顯然,蔡當局不僅是美台關係繼續發生重要變化的推動因素,更是製造美台關係“突破性”重大突發事端的主要因素之一。
3、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兩黨和府院的爭鬥達到白熱化程度。特朗普一切皆可交易,精於利益算計,重利輕義;敢於、善於冒險,敢於、善於妥協的“商人特質”,在爭鬥中充分表現。事實表明,這兩方面的結合,為美台關係的重要變化創造了空間。反華親台勢力乘亂在國會不斷製造“親台”、“保台”提案,特朗普則不斷予以簽署。近兩年,作為美台關係重要變化主體的一系列“親台”、“保台”法律、法案的出台,都遵循這一模式。可以預見未來兩年這一模式還將繼續。
(三)未來兩年,美台關係持續發生的重要變化,具有更明顯不確定性。
美台關係重要變化基礎的形成、條件的具備,決定了未來兩年美台關係將繼續發生重要變化。但變化的方向、內涵和強度主要將取決於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的調整。可以預料,未來兩年特朗普政府的對台政策將繼續調整,但在美國的政局變化下,調整將很不確定。這必將導致未來兩年,美台關係變化明顯的不確定性。
二、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調整的前景及其影響
美國政府對台政策調整,歷來是美台關係重要變化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也是這一變化核心內涵的具體表現。特朗普2017年1月開始執政以來,以“逢奧必反”為標準,對奧巴馬總統的內政、外交政策,全面大調整。其中,包括對台政策的調整,但卻不是特朗普的重點。對台政策調整,衹是特朗普對華政策調整中不甚重要的部分。實際上,對台政策及其調整,並不受特朗普重視。迄今,美國國務院還沒有穩定、專職分管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即表明了這種不重視。由於事關大陸核心利益,特朗普對台政策調整一直受大陸關注。經過兩年多,現在已可以對特朗普的對台政策調整及其影響做出若干評估。
(一)美國開始重新重視台灣和美台關係戰略意義,但迄今實際進展十分有限,在中美貿易戰中,特朗普沒有大打“台灣牌”。
1949年美國開始插手干涉台灣問題,即以台灣和台灣問題對美國的戰略價值為前提。但經過六十多年演變,2010年之後,美國一度出現聲勢頗大的“棄台論”,反映了面對中國崛起、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深刻變化,美國部分精英人士對台灣、美台關係及對美國戰略價值的淡漠。特朗普執政以來,在其2017年底到2018年初,先後提交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等文件中,第一次把台灣問題列入美國重點的地區戰略--印太戰略之中,表現出美國對台灣和台灣問題,對於美國的戰略價值開始重新重視。這一變化,清楚表現了特朗普政府中三個主要反華親台人士博爾頓、薛瑞福、博明的相關觀點,甚至是其用語。特朗普接受了他們的影響,但實際上衹是表面的接受。一年多以來,特朗普對台政策實際上陷於混亂、空轉,即表明了這一狀況。
一年多來的事實表明,台灣參與美國印太戰略的實際進展十分有限。無論軍事安全合作,還是經濟技術合作,都乏善可陳。這首先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本身就衹是一個空泛的概念,沒有系統、充實的內容,也沒有具體的實施規劃,台灣當然更無從實際參與;其次因為兩岸實力差距日益懸殊,在中美關係中,台灣沒有實際意義的戰略價值,反而是美國的負擔;三是因為特朗普逐漸瞭解,中國絕不可能與美國就台灣問題做任何交易,美國打“台灣牌”,肯定未獲其利,先受其害。這些判斷,正是儘管中美貿易戰的博弈激烈,但特朗普沒有大打“台灣牌”的基本原因。
可以預料,在中美貿易戰階段性明顯緩解、中美競爭與合作關係逐漸重回正常軌道後,儘管中美競爭繼續,甚至可能持續加劇,但台灣不會也不可能扮演“積極角色”,而衹能並進一步邊緣化。
(二)進一步突出“保持台灣現狀”的美國對台政策目標。
2005年,小布什總統提出並推行“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政策,以“保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名義,壓制阿扁“公投入聯”、“公投正名”、“公投制憲”等激進台獨行動。此後,奧巴馬執政期間,台灣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統“獨”對抗明顯緩和,美國“保持台海現狀”的對台政策目標也少被提及。2016年5月蔡英文總統在台灣執政,統“獨”對抗再度激化。2017年1月特朗普執政以來,重提“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對台政策目標,以“保持台海和平”,實際企圖壓制大陸反台獨,用以表示對台灣當局支持。但面臨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困境,蔡當局已著手打“公投牌”,策劃“公投台獨”,企圖進一步激化兩岸統“獨”對抗,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以迫使美國兌現“保護台灣的承諾”。這種事態發展,明顯損害美國利益。因此,特朗普政府在明確反對蔡當局相關言行的同時,強調“反對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的政策目標。近日美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在公開演講中,通過強調美台海政策的“一致性”,突出了“反對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的政策目標。顯然,特朗普政府以此既壓制蔡當局的公然台獨動作,也防範大陸可能的反台獨行動。可以預判,這一目標將在未來時期持續保持。
“保持台海現狀”的政策目標,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目標。推進這一目標將可實現,美國在不捲入與中國直接軍事衝突的前提下,通過發揮美國的“平衡者”、“仲裁者”角色的作用,保持美國在台海局勢中的主導地位,並從而在這一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上,獲取對中國的戰略優勢。將中國置於長久不得統一的處境,從而為美國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獲勝,創造有利條件。所以,特朗普政府在未來兩年中,必將更加堅持、更加突出“保持台海現狀”的政策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