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南藥理大學校園。(中評社 趙家麟攝) |
在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往往將朝鮮視為中、俄的馬前卒,但今日的朝鮮,運用地緣關係、脫出地緣政治的限制,在中、美、日、韓、俄之間,分別示好,想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中心點,並且在美、中之間做雙重避險的動作。可以預見,在下一階段的東北亞六方會談前,朝俄關係可能也會有所進展。
他觀察,如果朝鮮持續釋放和平信息,未來或有可能得到韓國、世銀、亞銀等西方資源,藉以填補朝鮮因為發展核武而延遲的經濟發展。但也會因此形成一種吊詭推論,亦即對朝鮮的援助,到底是在幫助朝鮮的百姓,抑或是在幫助金正恩發展核武?
現在,美國已經言明,要在即將登場的美朝峰會上,針對半島的“無核化”,應有具體、可查驗的措施。林文斌認為,韓半島“無核化”牽涉的層面與複雜性都大,使得“無核化”、其至是朝鮮核武器的根除計畫,幾乎不是可能實現。理由有以下:
第一,朝鮮是否願意讓國際專家、媒體查看真正的、全部的核子設施,讓國際原子能總署介入、完全銷毀?第二,核電廠也被視為具有發展核武的能力之一,算不算核設施?韓國擁有多座的核電廠該如何處理?第三,朝鮮半島要免於核武的威脅,日本橫須賀港靠泊的美國核子動力航母戰鬥群,也可以直接危脅朝鮮,駐韓、駐日美軍要不要撤離呢?
此外,與朝鮮接壤的中國、俄羅斯,也都是核武大國。所以,當“無核化”捲入了周邊的核武大國時,問題就很難再談下去。而且,已經擁有核武的朝鮮,也有了深刻的體悟,亦即若失去了核武的那一刻,亦將喪失與大國談判的籌碼。“無核化”對朝鮮而言,是一刀兩刃。
林文斌告訴中評社,朝鮮半島與東北亞情勢的演變,愈發浮現出美國特朗普政府國安幕僚“偏食”的現象。亦即在凸顯了一個議題的同時,卻缺乏週延的思慮,讓中小型國家有了表演的舞台與機會。在東北亞是朝鮮,在中東則是土耳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