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門大學校長黃奇:勿將人才流動當外流
http://www.CRNTT.tw   2018-04-14 00:27:07
金門大學校長黃奇。(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4月14日電(記者 趙家麟)金門大學校長黃奇13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大陸惠台措施對台灣高教在少子化的困境下,預期對人才出路會有有一定的效果。他強調,不必把“人才流動”看成“人才外流”,再說,出外也是一種磨練,出去拓展視野、增進職能再回來,對台灣也是有幫助的。

  黃奇,1952年生,金門尚義人,祖籍泉州。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工學博士;學術領域為控制理論、強韌程序控制、訊號分析與處理、工程計算與程序最適化、程序系統動態與模擬、軟體設計、微處理機之應用、程序系統工程。先後於成功大學、中正大學、義守大學任教,2014年8月起出任金門大學校長。

  黃奇13日在台南出席金門大學與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的學術合作簽約儀式。會後接受中評社訪問,針對大陸中央與廈門等地方陸續出台的各項惠台措施提出看法。

  黃奇表示,大陸陸續推出的多項惠台政策,許多是針對台灣高教,台灣高教當前受到的最大衝擊是少子化。過去,台灣高教膨脤得很厲害,培養了許多人,但在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出路問題也愈來愈嚴重,他預期大陸惠台措施會發生一定效果。

  他指出,台灣的少子化現象不是短時間可以扭轉的,他比喻,“即使現在鼓勵生小孩,也要18年後,才會挹注到高教的生源。”這個階段,如果在台灣沒有工作,循著惠台措施到大陸能夠找到工作機會,坦白說,對解決台灣眼前的一些問題是有幫助的。

  但黃奇認為,對台灣學術界而言,只要自己站得穩,人才的流動不致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台灣能營造好的工作環境,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在台灣;基本上,對台灣的環境熟悉、有相對穩定感,對於赴大陸工作,還是有許多不確定感存在。

  黃奇認為,不必因為惠台措施的“人才流通”而過度憂慮。他說,人才總是持續流通的,哪裡好就往那裡去。以前覺得美國好,很多人就去美國,但是當台灣狀況好的時候,還是很多人會再回流,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所以,不要說“人才外流”,再說,出外也是一種磨練,出去拓展視野、增進智能再回來,對台灣也是有幫助的。

  黃奇指出,金門大學目前有學生4000多人,也希望吸引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也招收陸生並與台灣20幾所大學有交換學生的方案,都是為促進學生視野、建立友誼的正向措施。

  他說,只要台灣學測75滿級分者,願意到金門大學就讀者,就有台幣400萬元的獎學金,其中200萬元是給現金,另200萬元是栽培出國留學深造,並已有一人領取這份豐厚的獎金。至於陸生方面,過去平均每年有40幾位陸生,但去年受兩岸關係影響,陸生人數減了一半。

  黃奇表示,金門大學提供學生許多與台灣、大陸交流機會,金門的大學生往返廈門非常方便,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大陸;他觀察台灣青年畢業後到大陸繼續求學、工作者,有很高比例是父母的期待,所以,家庭占很重要因素,但人數相對有限;多數人還是回到台灣就業發展;廈門剛推出的60項惠台措施 ,效應會如何?還要一段時間觀察。

  近年來,隨著小三通,台商進出頻繁,觀光客增加,金門的房地產行情有明顯攀升現象,但黃奇強調,“金門人的祖產是不賣的,賣的都是搬走了、舉家在南洋發展、不再返鄉的人,金門當地人沒人在賣祖產。”至於有些金門人隔海在廈門買房現象,黃奇引閩南語俗諺笑稱“不怕死的賺錢!”他只能說,投資置產時機各有不同評估,但想求穩定的人,就不想擔大起大落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