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13日登艦視導。(照片:總統府提供) |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記者 黃筱筠分析報道)蔡英文上任以來挑戰不斷,過去走親美路線,這次在南海仲裁案卻遭美方一記悶棍,痛也喊不出聲,蔡英文政府未來戰略該如何調整,是否仍要維持親美反中的路線,接下來是思考的時候。
蔡政府國安各單位都不諱言,南海仲裁案不承認中國大陸9段線,以及認定太平島是礁不是島的仲裁結果,是最壞狀況。雖外交部等都不承認預測失準,但民進黨找來上課的學者專家,事前確實都不認為這次仲裁會涉太平島。民進黨政府訊息來自何方?自信何來?這樣的結果,無疑是讓蔡政府對美方的信任打了折扣。
7月12日仲裁結果公佈前的早上,民進黨英系綠委才大陣仗召開記者會,感謝美國對台六大保證訴諸文字,但下午就被美方打臉。甚至美國在台協會(AIT)都在第一時間跳出來強調,仲裁結果對中國以及菲律賓具法律約束力,也等於是要台灣接受太平島不是島的裁決,這對於民進黨政府情何以堪。
總統府在這樣的仲裁結果出爐後,其實還是兼顧著美國情緒,雖然聲明直接明講絕對不接受這個結果,看起來似乎與中國大陸站在同一戰線、同一立場,但蔡英文政府仍不放棄希望有機會,能夠與南海週邊國家坐下來談,因此,不願升高對峙的態勢,不召開國際記者會,只用書面甚至發言人照稿念宣言的方式聲明,就是不想拉高衝突,以及顧及美方的感受。
但在美國都不願出手力挺時,蔡英文政府仍要這麼依靠,甚至顧慮美國感受嗎?而蔡英文是否登太平島捍衛主權,蔡政府也不願表明,只說不排除。但在南海情勢對台灣非常危急之際,身為三軍統帥,卻只登艦視導喊話,捍衛主權的力道仍嫌不夠強烈,而這樣做應該也是顧慮到美方的感受,不希望讓美方對這件仲裁後續影響難以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