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京劇話劇《網子》高雄展演 滿堂喝采
http://www.CRNTT.tw   2016-04-20 00:36:27
京劇話劇《網子》19日晚間於高雄社教館展演廳盛大演出。(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4月20日電(記者 高易伸)北京風雷京劇團、風入松劇社19日晚間於高雄小港社教館演出京劇題材《網子》,吸引大批台灣民眾進場欣賞。

  《網子》以話劇為筐、京劇為魂,講述清末民初因生意虧本欲尋短的秋子意外撿到了一個男嬰,機緣巧合下收留了這名男嬰並進入梨園行,男嬰取名鳴春在悉心培育下成為一名“角兒”,無奈日本人與國軍吳淞口戰役一派顆砲彈炸死了鳴春,秋子聞訊悲痛欲絕,最後在想像中給自己收養的兒子勒了最後一次頭。

  《網子》19日晚間於高雄社教館展演聽盛大演出,青溪總會長李玉文、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呂欽、北京市台辦副主任馬振生、北京市台辦宣傳處處長金秀清、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杜黎彬、城西區台辦副主任趙玲皆出席開幕儀式。

  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松岩19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網子》是京劇傳統劇幕後台必須要用的頭飾,這到網子是話劇的必須物件。當主人翁秋子撿到棄嬰時發現身旁有個網子,他就認同這個孩子是戲班人員的小孩,於是日後進入梨園行,並經過艱苦的培養過程終於讓撫養的孩子上了舞台成了“角兒”。這個網子的意喻除了是京劇重要的物件之外,也象徵父子之間無形的情感與命運的交織。

  松岩表示,這是一出悲劇,之後鳴春栽培成材成了“角兒”,卻也意外死於日本軍在吳淞口轟炸之中。秋子聞訊悲痛欲絕,最後在想像中給自己收養的兒子勒了最後一次頭,把網子套在已經不在人世間的鳴春頭上。

  中評社提問,為何會把角色鳴春之死設定在對日抗戰之時?

  岩松表示,抗日戰爭爆發前其實是京劇最興盛之時,因此也把劇情設定在這個時候。岩松認為,過去他有過幾次來台交流的經驗,他認為台灣人非常熱情,他也相信祖國的文化與交流絕對可以讓兩岸之間的聯繫是分不開的。

  至於會不會擔心台灣的年輕人對於中華文化的認知上被日韓或西方流行文化所取代?

  岩松表示,這個他不能認同,因為他不太會相信有這事情會發生。現在我們在處理傳統文化的傳播上基本不會太差,他相信年輕人還是會喜歡祖國的文化,只是我們傳播的方式要有所活躍。這故事雖然是京劇,但表演時用純純粹粹的話劇形式演出。大陸也有年輕人對傳統劇目不是這麼瞭解,或看不懂。但他相信透過傳播與改編,可以用話劇的殼、京劇的魂來讓大家理解並喜愛。

  《網子》是戲劇舞台上最專業的京劇表演,開場變把觀眾拉到了上世紀的戲班舞台,也讓觀眾看到最真實戲班後台的樣貌。該劇由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松岩自編自導自演,著名相聲演員王玥波也加盟為該劇增添色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