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北4月21日電(記者 趙家麟專訪)台灣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放眼未來兩岸高教的交流,需要更友善的兩岸關係,友善指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猜疑、攻防。學術所以無國界,就像真理是無國際的,這個平台、這個範疇要好好被保護,在兩岸關係發展中不受到干預。
成功大學位於台南市,是台灣“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研究型大學之一,為學門規模全台第2的綜合大學,學生人數約22000人。
蘇慧貞2015年接任成大校長,1959出生,是成大創校83年以來,第一位女性校長。台灣大學植物系學士、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生態生理學碩士、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環境衛生科學碩士與博士,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台灣新政府即將上台,對於兩岸關係發展、高等教育交流互動的未來走向,各方都高度關注。蘇慧貞提出以下看法:
第一、雖然兩岸主要高教的資源落差拉大,但台灣幾所體質優良的高教,都是用了很久的時間,透過很實在的學術形塑過程中所長成的大學;這和大陸以非常快速、集中各式資源所建構、形塑而成的風貌是不同的。
蘇慧貞強調,高等教育的學術研究環境,要透過一定的文化形塑而來,也有一定價值思考。台灣的大學對以下幾個問題,能夠靜下來思考:
我們的大學所以優質,與快速成長的大學在內涵有何不同?我們看待一個議題所展現的視野、位階,中間的價值取向到底有何不同?我們在一個學術社群裡所遵守的學術倫理規範、自由思考的態度,我們彼此之間有沒有不同?與社會未來使命中間的鏈結,有沒有不同的思考?
台灣的高教,做為一所優質的大學,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不同的思考或堅持,顯然我們就會失去競爭力。在兩岸高教的競合關係中,台灣高等教育若有不同於大陸的思考,就應該要努力的形成一種文化。
第二,我們需要更友善的兩岸關係。友善指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猜疑、攻防。我真的覺得,學術所以無國界,就像真理是無國際的。學術無國際,這個平台、這個範疇,要好好被保護,在兩岸關係發展中,不應該受到干預。
她認為,在友善的關係下,以學術自主的良心與態度,看待每一位公民社會不同的意義,大家都能在互重、互敬的平台裡,學術的社群才會寶貴,才能真正為人類共同的幸福貢獻心力。
當地震不選擇人種、當海嘯不區別我們的社會階級時,兩岸都面臨了共同的人類問題,人類目前在短時間內,面對許多存亡問題,從長時間看,有下一個世代要有的發展選項;學術社群是最好的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