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8月20日,美軍控制喀布爾機場,展開撤離行動。(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據大公報報道,綜合《華盛頓郵報》、《外交政策》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上任滿一年,在內政方面未能實現“重建更好未來”的承諾,在外交方面也未能“讓美國回來”。拜登口頭上提出“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對華政策,過去一年卻不斷嘗試構建反華小圈子,以維持美國霸權。這種“無冷戰之名,行冷戰之實”的做法令美國在歐亞等地的盟友利益受損,也令它們對美國政府的疑慮不減反增。
拜登聲稱要改變前總統特朗普“不專業”的外交政策,修復與傳統盟友的關係,並重新建立“可預測且穩定”的中美關係。去年11月10日,中美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發布聯合宣言,承諾在未來十年加強氣候合作,被外媒形容為“驚喜”;11月16日,中美兩國元首舉行視頻會晤,拜登在對話中強調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並且承諾為中國記者頒發一年多次入境簽證,以及解決中國記者簽證停留期問題。
美國拉幫結派謀遏華
然而,拜登並未放棄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及“與中國脫鈎”政策。他未能撤銷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並且變本加厲地打壓中國企業。去年4月起,美國拉攏日韓搞“半導體聯盟”,試圖建立“去中國化”供應鏈,以維持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霸權。去年12月,美國宣布對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公司等多家中企實施投資限制,或列入出口“黑名單”。
拜登政府雖口頭上表示“不尋求新冷戰”,但實際上從未停止拉幫結派。去年6月,拜登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提出全球基建計畫,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針鋒相對;9月15日,美國宣布與英國和澳洲組建“AUKUS”聯盟,並同意幫助澳洲建造核潛艇;9月24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白宮舉行首次面對面峰會。專家指,QUAD峰會雖刻意避開“中國”二字,但全程都在炒作“中國威脅”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