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總統在面對薩爾瓦多斷交時,談話提到“中華民國(台灣)”。(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8月22日電(記者 黃筱筠)蔡英文總統21日在薩爾瓦多斷交記者會的談話內容中,多次稱“中華民國(台灣)”,這雖然是台灣許多正式文件的用法,但昨天是蔡首度在正式場合使用,是否有為雙重承認測水溫的意味?抑或要以中華民國團結台灣內部,並緩和對台獨堅壁清野的北京,阻止“邦交國”數目一再往下掉。
蔡英文總統上任兩年多,“邦交國”已經掉了5個,只剩17個,面對邦交數目越來越少,蔡英文總統在面對薩爾瓦多斷交時,談話首度使用“中華民國(台灣)”。對外界解讀這樣稱呼是否要推動“雙重承認”,認為“邦交國”要與中國發展關係,但只要與“中華民國(台灣)”不斷交,蔡政府是可容許的,黨政人士並不否認這樣的解讀。
蔡英文總統的談話提醒區域各國,強調要面對中國崛起的議題,希望爭取更多國家與台灣可以站在一起。
面對中國強大的國力與經濟,台灣要求“邦交國”拒絕中國,顯然很難,只要強硬對抗下去,“邦交國”數字只會一直往下掉。
蔡政府拋出“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又提到這是朝野都可以接受的底線,蔡試圖要拉攏朝野對“中華民國(台灣)”背書,而這個底線國民黨確實很難駁斥。
蔡政府面對“邦交國”持續減少,黨政人士不否認“雙重承認”的思維,希望“邦交國”不用兩岸之間做選擇。但這不是操之在台灣,是否變成“一邊一國”、“兩國論”?也會涉及“邦交國”利益,台灣現在有推“雙重承認”的實力?選擇權顯然不在台灣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