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為歷史作喉舌——《中國評論》成立二十周年祝詞
http://www.CRNTT.tw   2018-04-30 10:56:49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獲中評智庫基金會頒發“兩岸和平使者”榮譽稱號。
洪秀柱在第七屆港台影響力論壇上發表演講
  中評社╱題:為歷史作喉舌——《中國評論》成立二十周年祝詞* 作者:洪秀柱(台灣)

  《中國評論》及《中評社》的氣質是特殊的,她總是以史家的劇演,深入台灣的各角落,試圖理解台灣的點點滴滴,有時《中國評論》及《中評社》對台灣理解的細膩,甚至讓我這個生長在台灣的人都為之汗顏。我相信這是來自一種溫柔的心靈,一種已經超出了媒體的角色,轉而從更高的視角,在撫觸著台灣的脈動,並試圖傳達給不熟悉台灣的朋友一種深沉的同理。

  這三十年來,如果要數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件大事,大概莫過於香港回歸了。這意味著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連串屈辱地割地賠款,這樣一個不堪的歷史印記的結束。也從此開始,中國終於可以把那一頁滄桑翻過去,進入再度崛起的歷史進程。

  也就在香港回歸的這一年,《中國評論》在香港正式成立,發行月刊,但她整個視角卻從香港轉向了台灣。我相信,中國評論之所以要立足香港來關注台灣,是有特殊歷史眼光與使命的。

   一、台灣的複雜際遇與更多的耐心與同理

  台灣曾經和香港有著類似的歷史遭遇。二戰之後,台灣終於有幸比香港更早脫離了殖民地的命運。然而歷史的弔詭往往也在此。隨著國共的內戰,以及隨之而起的世界性冷戰,兩極對抗的態勢,又把兩岸硬生生分隔兩端。如果說清末中國的悲慘命運乃是帝國主義的罪惡所造成,那麼兩岸的分隔從歷史的角度看,就算台灣已經不再是帝國主義者的殖民地,它仍然代表著某種帝國主義的遺緒籠罩在中國的上空,尚未清除乾淨。

  也因此,當香港回歸揭去了中國一塊傷疤之後,兩岸的分隔成了中國僅剩的另一塊“隱性傷痕”,而如何消弭這塊傷痕,當然也就成為有歷史感的中國人心頭的掛念。我想,就在香港回歸的那個時間點,《中國評論》在香港成立,而且把視角轉向台灣,應該就是基於這樣的一種考量吧!

  兩岸問題當然是複雜的,它絕非簡單一句國共內戰,或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所可以交代的。兩岸固然同文同種,同血緣、同文化,但歷史曾經把它切割出許多不同的脈絡。特別對台灣而言,沈葆楨在祭奠鄭成功時,那有名的對聯寫著“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遺民”這兩個字寫出了許多台灣的血淚,遺者可以理解為遺留,也可以理解為遺棄,甚至是遺忘,這些不同的意思,既表示了台灣在某些方面的堅持,所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也表示了被中原所遺忘、遺棄的顛連無告的邊陲。

  一百二十多年前,甲午之戰,那一刀既扎在中國人的心窩,也給了台灣一段特殊而傷痛的歷史記憶,一段非生長在台灣的中國人很難理解的遭際,甚至是全世界曾經淪為殖民地的地區都很難理解的奇特命運,因為他的母國與殖民者曾經展開了一場慘痛的惡戰,在這場生死之戰中,所有台灣同胞都處在了尷尬的際遇之中,無以言喻的忠誠、認同困境,這是需要被特別關懷與解讀的。

  隨著二戰與連綿於中國戰場十幾年血腥戰爭的結束,台灣很快又迎來了另一段更奇詭的歷史命運。國共內戰、兩岸的奇特對峙,標誌著台灣身份認同的另一次無可如何。台灣就這麼既擺盪在兩岸間,也擺盪在台灣內部,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台灣的幸與不幸,好像都一直與此有關。因為在衝突與調適之間的劇烈掙扎,讓它容易接受各種裂變,這是幸,但許多衝突之間的無解僵局,又讓它潛藏著某些近乎自毀的衝動,這又是歷史給予台灣的大不幸。

  說這些,其實也是我在台灣生活了幾十年後的一些感想與感觸吧!這是一塊單純而淳樸的人間福地,但又容納著太多它無從消受的滄桑。如果說放在整個中國的大歷史中,台灣是一個終須解決的難題,那麼它在解決過程中,也許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與同理。

  二、《中國評論》的歷史眼光

   而我很高興的是,《中國評論》這二十年來,以及其八年後成立的《中評社》,都是始終以一個媒體的身份,堅持了特殊的歷史眼光。這個時代的媒體,常給人一種嗜血的感覺,為了追求媒體的效率,也為了新聞短暫的生命週期,因此常淪於過度的喧囂與譁眾取寵而不自知,此所以大家常譏之為製造業之故。但《中國評論》及《中評社》的氣質是特殊的,她總是以史家的劇演,深入台灣的各角落,試圖理解台灣的點點滴滴,有時《中國評論》及《中評社》對台灣理解的細膩,甚至讓我這個生長在台灣的人都為之汗顏。我相信這是來自一種溫柔的心靈,一種已經超出了媒體的角色,轉而從更高的視角,在撫觸著台灣的脈動,並試圖傳達給不熟悉台灣的朋友一種深沉的同理。

  作為《中國評論》、《中評社》以及新成立的《中評智庫》的長期讀者,我瞭解他們有著屬於這個大時代中國人的使命,一種大開大闔的寄望,那就是希望通過理解以消弭兩岸的隔閡,以共同締造屬於中國的另一個輝煌的時代。而另一方面,他們的報導也總是能夠以細膩而不煽情的筆觸,試圖在許多表面的喧囂中,看出事件的肌理,並在同情的理路中,嘗試化解許多因為不瞭解所帶來的誤會。雖然,媒體的角色畢竟也有其極限,他們無法主導兩岸的發展,但在這個兩岸巨變的時代裡,能有這樣一個出之於歷史之眼的媒體,總是讓人感到是一種空谷足音了。

  二十年,從一個人的人生而言,這是一個邁向成熟,開始發光發熱,而且充滿熱情與創造力的年歲。作為媒體,我欣喜於《中國評論》從創辦之初,就能從大時代大歷史的角度,切進兩岸這個大問題之中,也更欣喜於她這些年來的始終如一,不改其志,終於蔚為如椽之筆,不停地書寫、記錄著兩岸的點點滴滴。更祝願著她在這雙十年華,能夠更發揮其創造力,以促進理解彌合兩岸的許多難解的糾結,為兩岸帶來更多的希望與福音!

  “為歷史作喉舌”,這已經是《中國評論》所有相關同仁作了二十年,而且成果斐然的事業,我相信它仍會是未來更長歲月裡,《中國評論》、《中評社》與《中評智庫》不變的堅持!作為關懷兩岸,也關懷中國人未來的一位政壇老兵,也許我已經要逐漸淡出政治舞臺,但我仍會以最高的寄望,期待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兩岸中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謹以此願為《中國評論》祝壽!

  注釋:

  *此文為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2017年6月為《中國評論》月刊成立20周年寫的賀詞,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3月號,總第243期)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