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中評社 梁雅雯攝) |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記者梁雅雯)去年520政黨輪替後,台灣觀光業長期依賴的陸客大減,讓既有觀光產業結構大洗牌。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這一年來觀光業苦撐,很多人退出市場或縮小規模。以台灣本地客為對象的“國旅”市場已趨飽和,內需基本盤已穩定,“國外旅遊”才是應主推。目前政府刺激觀光客來台應更全面,不僅是東南亞,陸客也要,否則無法滿足業界期待。
李奇嶽說,陸客銳減,一年來台灣觀光業苦撐經營,退出市場的很多,轉行轉業的小商小販也很多,還有很多司機導遊轉行,就連餐廳也不少縮小規模,很多旅館縮休息或待售想脫手,其中,中南部花東影響比較大,台北感受不到,是因為東南亞和其他國家客人來台灣停在台北多,這樣的比例大概有8成。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歷年觀光外匯收入”資料顯示,2014年“國外”來台旅遊共991萬204人次,年觀光外匯收入約146億美元,成長18.61%,旅客平均日消費221美元;2015年“國外”來台旅遊1043萬9785人次,年觀光外匯收入約143億美元,減少1.55%,旅客平均日消費207美元;2016年“國外”來台旅遊1069萬279人次,年觀光外匯收入約133億美元,減少7.05%,旅客平均日消費192美元。
李奇嶽說,看到實際官方統計資料就很清楚,來台灣旅遊的人變多,但整體消費額減少,因為減少的是陸客,來的是東南亞和其他客群,大陸旅客平均消費額較多,從官方數據就可以很明顯看到。
依據移民署網站統計資料顯示,今年6月“國外”來台旅客人數減少最多是大陸旅客,減少約3成,共少8萬2400人次,而東南亞地區包括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多個國家,是增加最多的地區,合計增加約5成,共增加6萬2885人次。
對於目前觀光業可努力方向,李奇嶽表示,以本地客為對象的台灣“國旅”市場已飽和,以現在每年“國旅”旅遊有1億7千萬人次,台灣總人口數約2千3百萬人,幾乎等於平均1人1年有將近7次“國旅”,這樣的“國旅”次數已很高,一般人不可能每個月都在旅遊,想再增加“國旅”除非人口增加,但少子化嚴重都已成為國安問題。
李奇嶽說,銀髮族是台灣“國旅”主力,一般上班族不太可能每月去旅行,內需基本盤已很穩定,接下來就是外國人進入台灣,照理說應該不論哪個國家都應該要爭取,包括大陸來的人應該更多,而不是到1千萬就停住。
李奇嶽以日本為例提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觀光立國政策,讓日本觀光人次呈跳躍式成長,日本2012年觀光客和台灣差不多是1千萬人次,2016年已經2千5百萬,還喊出2020要到4500萬人次,以觀光政策刺激人潮,讓東南亞和大陸觀光客都猛爆性增加,東南亞很多國家都免簽到日本。
李奇嶽指出,東南亞到台灣的簽證就放得很慢很少,顯示對管理很有信心,如果擔心開放會亂,就要要想辦法治理好,如果擔心非法打工逾期居留,難道在日本跳機不會比在台灣好?日本工資高,一樣要跳機,應該也會選在日本。
李奇嶽認為,現階段政府政策再刺激外國觀光客來台部分,無法滿足業界期待,現在政府致力增加東南亞旅客來台,同樣的大陸客也應該要更多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