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府舉辦陳澄波畫展。(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記者 黃筱筠)二二八事件今年將滿70週年,總統府內也舉辦“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陳澄波基金會董事長、陳澄波長孫陳立柏在為蔡英文總統導覽解說後,也特別為記者導覽。陳立柏提到,這次畫展主題“屹立不搖”,意指他們解讀史料後,從史料解讀找到往前的動力,才能從苦難走出來。
陳澄波在1895年2月2日出生,1947年3月25日身亡。嘉義人,台灣畫家。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這是台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被國民黨軍隊逮捕並刑求虐待,3月25日被以鐵線貫穿手掌綑綁,帶往嘉義市區遊街示眾後,在嘉義火車站前遭到槍決,享年52歲。
陳澄波在台灣出生,曾到日本進修,之後在東京帝國大學就學期間,和中國畫家王濟遠相識,在研究所畢業後,經王的介紹受聘至上海新華藝專與上海昌明藝專任教。
1932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件,各地發生反日浪潮,日本人在中國的處境艱難,而台灣人則同樣被視為日籍人士,處處受到排擠,陳澄波擔心家人安危,就先叫家人回去台灣避難。之後陳也返台,
陳立柏介紹陳澄波的畫作,具有多元、融合、和諧三件要素,陳澄波的畫看出族群多元,畫中的人物有中、日、台的穿著。也把不同建築技法巧妙融入到整個淡水畫面,作品呈現很多技法,但有不突兀,呈現和諧狀態。另嘉義公園這幅畫,一棵樹底下池塘裡面,有丹頂鶴這是北方中國、日本的動物,天鵝是西方動物,番鴨則是台灣特有,這些動物在小池塘裡是和諧的。
陳立柏也提到陳澄波的自畫像說,這個自畫像過去是在陳家供桌上,當成拜拜的相片,他從小時候對這個作品就很懼怕,但到這個自畫像變成符號,現在這個自畫就印在基金會名片上,提醒他要替陳澄波實現他的理念,
陳立柏也介紹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的畫作,這一幅是陳澄波的家人,但並非呈現溫馨,小確幸,場景裡每個人充滿惶恐。為什麼小確幸又帶著惶恐?這是那時候台灣人的處境。他提到爺爺曾在上海教書,中國人把他們被當成日本人,但日本又擔心他們變成中國間諜,他們處境就是這樣,還逃到法國租借躲戰爭,最後回到台灣,這些作品有在東京的畫作,有在中國的作品,“玉山積雪”則是陳澄波最後遺作。
陳立柏也提及奶奶張捷,奶奶第一次有機會幫爺爺辦一個畫展,這對陳家後代意義非常強烈,爺爺一個犯人變成一個畫家,這樣劇烈的歷史傷口,“家屬受的苦難更甚於受難的當事者”。
他也說,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是無窮無境的漆黑,陳澄波太太張捷決定把東西藏起來,把想講的吞進去,留下的作品現在才能討論陳澄波遺作,讓他們從遺作去解讀陳澄波當時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