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3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蔡英文終於決定,520之後兼任黨主席。原本對兼任黨魁意願不高,想做全民總統、建立全民政府的她,最後還是走上兼任黨主席一途,基於權力運作順暢、避免黨政不同調與黨內安定等考量,這是貫徹意志,確保政策落實,也是向不完整體制妥協的一條路。
兼不兼任黨主席議題,在阿扁與馬英九總統主政時,都面臨到左支右絀難題,只有李登輝主政時,總統兼任黨主席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且,運作順暢。李登輝統禦領導能力與貫徹意志決心,“強人領導”深植人心,但也遭到民進黨批評“以黨領政”。
民進黨習慣批評國民黨是列寧式政黨,以黨領政,2000年阿扁上台後,就宣布要做全民總統不兼黨魁,因為是國會少數黨,扁施政面臨混亂,黨政不同步的結果是亂了套,終究還是回到兼任黨魁之途。
馬英九總統上台,已是“中央”地方全面執政,國會席次幾乎達2/3,馬英九總統的個人聲望與權威一度達到頂端,莫拉克風災與美牛事件,外界要求不要站在第二線,馬也走上兼任黨魁之路。扁馬都曾以全民總統自居,堅持不兼黨魁,最後卻雙雙回過頭兼任。這條路,蔡英文與她的幕僚們看得再清楚不過。
蔡英文還沒正式就任,已記取馬扁兼不兼任黨主席的失敗經驗,在個人意願與施政順暢及政策落實天秤做出抉擇,避免步上黨政不同調的後塵。
除了,政策落實因素,蔡英文還有一個現實問題,一旦不兼任,且她屬意的高雄市長陳菊無意擔任黨主席,屆時,可能上演派系天王爭奪黨魁大位(民進黨主席5月底改選)。這對幾乎沒什麼蜜月期可言的民進黨與蔡英文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國會運作順暢也是蔡英文不得不重新審視兼任的因素。2月1日開議的立法院,雖有令人耳目一新之處,也有不少凸槌,例如,廢除“國父”遺像等意識形法案的提出,如果不是蔡英文即時制止,綠委按己意行事,恐激起新一波藍綠對峙。何況,國會還有不少攸關兩岸政策與爭議法案,一旦,不兼任黨主席,蔡英文的手如何不伸進國會,又能貫徹意志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一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