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看,中美貿易摩擦並未停止,科技戰依然持續並未減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在2月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呼籲大家不要採購華為5G設備。與此同時,美商務部2月再延長對華為的臨時許可45 天,這也是自華為去年5月被列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第四次延長臨時許可。這些貌似矛盾的事實顯示,雖然摩擦無法停止,但同時中美產業鏈的緊密掛鈎也讓中美根本無法脫鈎。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年,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敵人”,拿中國說事、製造貿易摩擦、把國內問題推給中國,這都是拉票的手段,但與中國徹底脫鈎對美國的利益並沒有好處,在中美貿易摩擦的2018年,中美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額達7500億美元,不減反增就是證明。
當今全球產業鏈環環相扣,無法切割,中美貿易額和經濟總量在全球的占比達30-40%,讓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脫鈎,可能雙方都找不到最大貿易夥伴,這無疑是自殺行為、損人不利己。截至目前,美國企業界為中國戰疫捐助不少醫療防護物資。中國也對美國伸出援手,伴隨美國國內疫情上升,美國將從中國進口的口罩等商品關稅下降為零。這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美國,雙方間的經貿合作既是互利共贏也必將是大勢所趨。
另外劉英也在講座中講到面對新冠疫情,國內外湧現出不少悲觀論調,諸如金融危機論、通貨膨脹失控論、社會消費崩潰論、經濟增速滑坡論、中小企業破產論、全球產業逃華論、供應鏈斷裂論、外貿投資停擺論、全球製造衰退論等,對此劉英都表示了樂觀。她說,針對短期疫情,相信央行也不會採取大水漫灌的手法,而是精准滴灌,因此絕不會因貨幣多發而引發通膨。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預計對全年經濟增速的影響不會超過0.5個百分點。作為全球生產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相對穩固,不會因為短期衝擊而斷裂。隨著生產的逐步恢復正常,疫情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也將逐步消除,疫情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將極為有限,不會造成全球製造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