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7月30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印兩國邊界對峙究竟該如何結束,國際社會存在不同認識。中國外交部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印度士兵必須從中國領土撤出,然後才能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印度外交部門則提出了雙方撤出的主張,很顯然是希望在國際社會製造這樣的假象,那就是此次雙方軍隊對峙的地區屬於有爭議的地區。中國政府絕對不會接受印度的主張,如果印度不盡快撤出自己的部隊,那麼,兩國很可能會通過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現在人們不禁要問,印度為什麼突然會挑起邊境衝突,四處煽風點火呢?
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印度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時刻,無論是貨幣改革,還是正在進行的稅收改革,都觸及到印度既得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如果印度政府改革方案順利實施,那麼,印度混亂的經濟體系將會得到改善,反過來,如果印度聯邦政府改革嚴重傷害聯邦主體的利益,在國內製造大量矛盾,那麼,這場改革必然會導致國內紛爭不斷。事實上,印度東北部地區已經出現了大規模騷亂,無論是在印度控制的錫金還是在西孟加拉邦,由於聯盟政府財政分配政策出現嚴重問題,結果導致當地各個部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印度聯邦政府不得不封鎖通向東北部地區的道路,以防止西孟加拉邦的騷亂繼續蔓延。
針對印度國內改革產生的問題,印度聯邦政府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種是通過放緩改革的節奏,採取民主方式解決國內的矛盾;還有一種則是通過發動戰爭的方式,掩蓋國內的矛盾,以民粹主義和極端的民族主義不斷地凝聚人心。很顯然,印度聯邦政府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如果印度聯邦政府放慢改革步伐,通過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印度聯邦政府總理龐大的計畫將很難有效地實施,正因為如此,聯邦政府總理決定孤注一擲,通過挑起邊境衝突,吸引國內新聞媒體高度關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改革引發的國內矛盾被掩蓋,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印度政府擺脫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但是,這種利用戰爭轉移視線的做法,很可能會火上澆油。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境衝突,已經讓國際社會對印度投資環境表示擔憂,而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對峙,則有可能會讓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部分印度學者認為,中印兩國存在嚴重的貿易不平衡現象,中國對印度存在巨大的貿易順差,因此,為了發展貿易,中國不會貿然對印度實施軍事打擊。這是一種非常天真的想法。且不說中印兩國貿易總量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僅從貿易不平衡角度來說,中國絕對不會為了獲取貿易順差而放棄自己的領土主權,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基本常識,同時也是判斷中印兩國政府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可以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對印度發起自衛反擊戰,如今中國經濟狀況已經大為改善,中國沒有理由在中印兩國邊境衝突中放棄中國的國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