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許志雄。(中評社 鄒麗泳攝) |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記者 鄒麗泳)曾任扁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 ”、行政院政務委員”,亦為扁政府推動憲改核心成員的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許志雄今天指出,辜寬敏主張“兄弟之邦”,這也是新台灣國策智庫基本主張,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友好的對等互動。他個人覺得,兩岸好像是準敵國,雖這樣說好像有些人不能接受,1000多枚飛彈對準台灣,不對台灣放棄武力,不是準敵國是什麼?他也表示,正名是民進黨的黨綱要遵循。
兩岸到底是什麼關係,向來是高度政治敏感議題,國民黨認為是“一國兩區”,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多數綠營人士認為,兩岸是國與國關係,也就是台灣與中國的兩國關係,但礙於現實,在國際與現實環境尚無法如願。許志雄說,兩岸是準敵國關係,引起側目。
新台灣國策智庫今天舉行“再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記者會,由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主持,邀請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許志雄、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新國策研發長李明峻與談,創辦人辜寬敏全程參加。
許志雄發言時毫不掩飾對民進黨有意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名稱由兩國變成兩岸的不滿。他挑明說,“有關名稱問題,這個我要針對民進黨而來。”
他批評,民進黨在野的時候用“台灣與中國”,現在準備執政了,也是國會多數黨就用“兩岸”,這改變未免太大了,身段不太好看。
鑽研憲法的許志雄指出,民進黨一向主張台灣是獨立國家,不論是1991年的台獨黨綱,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等都明確表達這樣的立場,在正常國家決議文的基礎上推動,國家正名制憲,這是民進黨一貫的政策主張。
他說,當時他擔任政務委員,2004年12月,阿扁宣誓駐外館與國營事業要正名,以彰顯國家的主體性,時任閣揆是游錫堃,2005年1月行政院核定“務實推動正名、彰顯國家主權與台灣主體性”,對海峽兩岸清楚揭櫫,兩岸互不隸屬、相互對等。當時推動正名的範圍比阿扁還要廣泛與完整。
許志雄強調,正名是民進黨的黨綱要遵循,11年前民進黨執政時,當時朝小野大,不怕困難積極推動正名,今天即將完全執政,正名卻大幅倒退,必須深思。台灣與中國既是兩個國家。
另外,新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也表示,馬政府與中國關係太密切,這一點新政府要引以為戒,也要非常小心,民進黨新政府是否要延續像國民黨一樣的密切關係,必須好好評估。
另外,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表示,與他國簽署協議或協定的“監督條例”或“處理條例”主要係為防止過程黑箱、行政權專擅。對於避免過程的黑箱而必須於事前、事中、事後由民意加以監督乃是基本原則,討論已多。對於防止行政權專擅,主要為防止行政部門片面發動違反主流民意的協議(協定)協商談判,這一部份應有事前機制加以處理。
對外簽署任何協議(協定)的前提是必須維護台灣的(經濟)主體性。所謂主體性,可分為體制上的主體性與實質上的主體性。就實質上的主體性而言,台灣過去與中國的深度經貿連結,已使台灣的經濟主體性逐漸流失,由此來看,任何造成與中國更深連結的協定或協議,都不是目前具有急迫性而必須及時處理的。
邱俊榮認為,對外簽署協議過程中,若存有無法直接監督之外在因素,例如TPP協商談判過程的高度機密性,亦必須有具有實效的彌補、配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