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絕對正確,只不過,論調喊了幾年,也不見轉骨成功。長年以來“創新驅動”這個引擎,就是使不出力道給台灣開創曙光。一切的作為之所以白費,不外乎就是,政府沒有用系統性的思考來面對問題,部會間各自為政,沒有能力整合,以致投入的資源雖多,卻是瑣碎分散,無法奏效。
我有一個堆柴理論。這個理論說:做為一個政府,手上握有很多木柴,燒柴要有方法,如果一根一根燒,柴燒完了,火還是旺不起來。因此政府應該先把柴架好、堆好,再去點火,這樣的火就燒得旺。
也因為如此,我提出“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作用就是在堆柴,在整合資源。未來我們準備在北中南部,打造綠能、物聯網、生技、智慧機械和國防產業等五個產業創新生態系,讓創新的火苗,能燒能旺;也能讓北中南達到區域平衡。
這些生態系,每一個都是可以推進創新的hub,每一個hub,都要連結政府、法人、研究機構、本土產業,尤其是更要連結到國際的前導型企業、研發機構和創投資本,創造向上牽引的力量。
例如,在“亞洲矽谷”計畫裡面,我們會把美國西岸的創新能量,挹注到物聯網和智慧應用產業上。
在“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的規劃裡面,會連結美國的聖地牙哥、波士頓、歐洲的瑞士等生技聚落,投入臨床合作、互相投資等項目,讓台灣成為全球生技產業鏈的重要節點。
在這樣的生態系設計中,政府所該扮演的角色就是有效的協調者的角色。像是在“智慧機械之都”的案子,我們要讓地方政府和中央部會合作,在中部地區組成常態性的專案編組,讓土地的取得、人才的培養、商展的行銷、技術的研發、關鍵技術的國際合作和併購,彙整在單一窗口下,全力來促成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