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信昌表示,俄烏戰爭會打多久,要看中國和印度碳中和安排的作為。(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4月24日電(記者 張嘉文)俄烏戰爭開打近2個月,西方國家持續對俄羅斯祭出各種經濟制裁,但至今看不到成效,這場戰爭如何才會落幕?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盧信昌向中評社表示,各國都希望在這場戰爭中獲得自己的利益,希望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恫嚇效果,卻不能產生任何重大損失,各自有自己的選舉盤算,內部利益的矛盾,還有自己的國際地位確認。
盧信昌認為,其中中國和印度採買俄國石油遭點名批評,但如果這兩者收手,只能轉為大量燒煤來發電,延緩整個碳中和的安排,代價是會影響西方國家的技術出口獲利大幅延後,就會造成西方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投資回收的損失,這經濟傷害反噬有多大、多快,讓西方國家覺得痛,就會決定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
盧信昌,台灣大學商學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學碩士,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委員、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委員、電信總局費率委員會委員、買賣中心上市審議委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兼財務長,現任台大國企系副教授。
俄烏戰爭自2月24日開打以來,將滿2個月,至今還未看到有落幕的跡象,影響全球局勢、經濟甚鉅,歐美國家持續劑出各種經濟、商業制裁,並金援烏克蘭,但俄國也找出種種的反制方式,戰爭如何才會看到盡頭?
盧信昌向中評社分析說,烏克蘭之於全球供應鏈,有貢獻但是不重要,因為烏克蘭的小麥主要是賣非洲國家,因此這場戰爭很難因為軍事動員的傷害,而讓歐美國家有所警惕要趕緊結束,因為那個代價是烏克蘭在承受的,所以要看的是軍事動員耗損的軍費何時到臨界點,戰事才有可能結束。
盧信昌認為,這種僵持能持續多久,有個觀察點是,包括印度、中國都被一直點名不能繼續買俄國石油,如果兩者收手,只能開始大量燒煤來發電,導致碳中和的目標做不到,而既然碳排放的目標被迫延後,也就不會大力投資環保跟其他綠能設備相關事業,這些事業則多是由歐美國家主要在賺取利益的,譬如電動車的特斯拉等等。
盧信昌說,這代價就意味著西方國家的技術出口獲利大幅延後,為造成國家就業、獲利、經濟或科技投資回收的延後,這些部分會擴大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印度跟中國打算燒媒燒到什麼程度。
盧信昌形容,這就是連鎖的效應,俄烏戰爭就像一個演員和觀眾交會一起的實驗劇場,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而這個劇就是不以翻臉到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況為底線,在這底線之上,各國的本事都可以都拿出來耍,但不能玩真的。
因此這場戰爭的傷害,如何間接反撲到西方國家的未來利益,多快發生,多巨大,盧信昌說,就會影響這個戰爭會持續多久,可關鍵之一就在印度跟中國會延遲節能減碳的投資事業多久,中間損害的成本轉到西方國家去,讓西方國家感受到嚴重後果。
盧信昌強調,目前介入這場戰爭的國家,都希望藉此獲得自己的利益,但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恫嚇效果,但不能產生任何重大損失,各自有自己的選舉盤算,內部利益的矛盾,還有自己的國際地位確認,且大國比小國還積極,如以色列是基於自己的地緣利益,很希望看到和平結果,結果卻調停無效,是最無奈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