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 |
中評社廈門4月6日電(作者 李鵬 何婭)日前,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文廈論壇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四十余名學者圍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回顧與現狀解析”、“兩岸關係及其互動模式前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與基礎”、“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四個議題,就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政經情勢、當前台海形勢和兩岸關係走向、台灣當局對外關係、中美關係中台灣問題的新動向、兩岸民意的新變化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各抒己見,坦誠交流,共同期待在當前形勢下繼續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進程,實現兩岸同胞的福祉。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陳先才教授分析了民進黨重新上台後島內台獨勢力的最近發展態勢。他分析指出,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隨著綠營全面掌控台灣島內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等資源,台獨勢力日漸囂張,獨派對抗大陸的心態也不斷膨脹起來,這無疑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造成極大的影響與衝擊。綠營上台以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台獨勢力在島內就掀起了一波波的台獨浪潮,無論是提案“廢除國父遺像”的“去孫中山化”之動機,還是“世芳扯鈴”說折射出來的“去中國化”之靈魂扭曲,還是立即廢止“課綱微調”的迫不急待動作,或抑是重新開啟“加入聯合國”的狂妄,都一再表明當前島內的台獨勢力並不會甘於現狀,而是有可能會變本加厲掀起台獨新浪潮。兩岸關係因台獨勢力的牽涉而再度陷入動盪不安的可能性大增。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沈惠平副教授分析了蔡英文的政治人格。他認為,更多的是一種內斂人格,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涵義:一是自信、意志堅定的特質,二是冷靜、理性與務實的性格,三是行事謹慎的風格。深究起來,在蔡英文政治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諸多因素均起到各自的作用:一是童年時期的社會認知與性格塑造,二是青年時代的求學歷程與政治性格的初步形成,三是成年後的工作經歷與政治性格的逐漸成型。簡言之,家庭、學養、政治歷練是影響蔡英文政治人格形成的三大要素。作為一種政治主體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相對穩定的獨特心理行為模式,政治人格是決定或者影響行為主體政治選擇與行為趨向的內在驅力。特殊的成長環境與求學經歷使得蔡英文內斂沉穩,為人低調,性格複雜,這使其在用人傾向、決策方式以及做事風格等方面不同於傳統的台灣政治人物。不過,人們普遍認為她最大的問題是閃躲,讓人看不出她真實的立場。例如在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問題上,蔡英文僅提及“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而對於兩岸是否非兩國關係則一直閃躲,致使當前兩岸關係處於僵局甚至惡化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