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30日電/蔡英文上任10天,萬事起頭“明”,從蔡英文這起頭10天的表現,大概可以看出未來4年民進黨的施政格局與政治路線,而其中,在兩岸外交上,最讓人擔心的是,台灣有日漸“過河卒子化”的現象。
海基會首任祕書長陳長文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說,這可以“三個柔性”的角度切入分析,首先是最重要的“第一柔性”:兩岸關係。這樣的柔性充分反映在蔡英文從選舉到當選的一系列對兩岸政策的“轉彎”上。為“兩國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踩煞車;對於九二共識從否認到改變為在就職演說時表示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等等。
若對比“今昨”的蔡英文,蔡英文的兩岸思維確實是“由悍轉柔”,不能說沒有釋出至少表面上或口頭上的善意。這樣的善意柔變,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馬政府的身段還要“柔軟”,例如,在此次台灣出席WHA的事件上,過去馬政府以“中華台北”出席WHA,遭到包括民進黨在內的綠營人士無數的奚落,而今天林奏延不但同樣頂著“中華台北”的名稱出席,甚至連“台灣”都說不出口,使得過去抗議馬政府的綠營青年感嘆,“當年葉金川好歹曾提及Taiwan這個字眼”。
從綠營過去的批判邏輯來說,林奏延頂著“中華台北”出席已是“喪權”,而馬政府官員還說得出“台灣”,反倒是林奏延連台灣都說不出口,則更是“辱國”,因為從馬政府時代在WHA可以說“台灣”,到讓台灣變成“禁詞”說不出口,蔡英文確實讓台灣的國際地位比馬政府還要再降一等。蔡英文卻對這樣的“喪權辱國”,甘之如飴地說“沒有矮化”。
蔡英文這種幾乎可說是“唾面自乾”的“阿Q反應”,為的是什麼?因為她很清楚,在大陸主導的“國際屋簷”下,蔡英文若不低頭,不但進不了WHA的門,台灣以後在其他的國際組織,也只能在屋外“看轉播”。
然而,這樣的唾面自乾,並沒有換來大陸方面的“相對柔性”,陸方仍然緊咬“九二共識”,並在各項兩岸實質交往議題上,採取程度不一的緊縮態度。因為陸方在意的“相對柔軟”,不是蔡英文個人今昔對比的柔軟,而是蔡英文與馬英九總統相對比下的“相對改變”,而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不讓的底限指標,蔡英文在這個問題上的打折扣,都會被視為是一種倒退,而被視為現狀的未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