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仇長根(中評社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王秀中)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總統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會面。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仇長根認為,“習馬會”的歷史意義體現在以下四點。第一,雙方更加確認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第二,是兩岸最高領導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再次確認。仇長根指出,從2005年“胡連會”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來,至今已十個年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從國共兩黨的確認提升到兩岸最高領導人的確認,意義重大。第三,兩岸中國人都面臨外部環境的挑戰,南海、東海安全形勢複雜,兩岸領導人坐在一起,有助於穩定台海,消除台海成為亞洲地區引爆點的風險,對於穩定亞太安全局勢有重要意義。第四,兩岸領導人會面也是告訴國際社會,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除以上重要成果之外,仇長根認為,馬英九總統對習近平提議增加兩岸熱線的問題值得關注,兩岸熱線對於管控危機,鞏固兩岸互信非常必要。而在台灣民眾關切的軍事部署問題上,仇長根指出,習近平當場也回答軍事部署不是針對台灣。的確,作為一個大國,大陸的軍事部署是面對整個國際局勢,是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防禦外來入侵的整體戰略部署。但要強調的是,大陸不放棄使用武力的方針沒有改變。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軍事戰略白皮書》以及今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警示台獨、防止分裂,這是完全必要的。
仇長根指出,“習馬會”也反映了大陸對台策略的調整。兩岸關係走到今天有三個基礎,第一是“九二共識”,第二是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第三是兩岸交流的扎實積累。此外還有和基礎相關的三個重要管道,分別是兩岸兩會的官方授權管道、國台辦和陸委會事務部門的溝通管道,以及國共高層的互動管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通過這些基礎和管道,循序漸進,兩岸領導人會面才得以實現。同時,沒有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打破禁忌、理性務實的精神,兩岸關係也達不到今天的高度。
仇長根特別觀察指出,蔡英文在“習馬會”前後的兩種表態,都有其特定的選舉考量。在“習馬會”之前,蔡英文質疑“習馬會”是黑箱作業,後來她又說民進黨“不反對‘習馬會’,不動員民眾上街抗議”,之後又表態說不排除“蔡習會”。從這三段話可以看出,蔡英文對這次“習馬會”既不能反對,又不能認同的尷尬境地。同時也反映出,在選舉的重要關頭,蔡英文有意爭取中間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