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完全執政下的弱勢政府與兩岸關係
——訪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蘇進強
http://www.CRNTT.tw   2016-11-21 00:19:08
 
  第二個,有些大陸朋友習慣於用國共合作的思維來思考兩岸關係,這很容易陷入一種思維上的迷思。他說,國民黨不能等同於台灣,國共關係不能等同於兩岸關係,將來的紅綠關係也不能等同於兩岸關係,台灣畢竟有2300萬人,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不能完全代表台灣。這是大陸要注意的。

  第三個,蔡英文執政之後,從她的就職演說來看,法理台獨已經不可行了,她不可能宣佈台獨,這是很清楚的。但最近大陸有些學者寫文章講文化台獨,他以台灣在地文化界人士的身份表示,雖然有人確實在鼓吹文化台灣,但是它成不了氣候,因為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大街小巷,已經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已經內化成台灣社會文明品質的一環。所以,去中國化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捕風捉影,然後把任何事情都拿放大鏡去檢視說那是文化台獨,或者說它是軟性台獨,是不妥的。他善意提醒說,有人鼓吹文化台獨,我們要注意,但不是所有支持民進黨的人都支持台獨,台灣的主體文化絕不等同於台獨;台灣存在台獨的意識形態,但那是少數。

  第四個,民進黨台獨黨綱的問題,其實台獨黨綱已成民進黨的一個歷史文件,不能用台獨黨綱來COVER民進黨現在的執政風格。蔡英文講中華民國憲法,要超越黨派,不挑釁,沒有意外,要多溝通,已經很清楚表明她不會去搞台獨;她只是話沒有講出來,這是她的一個行事風格。所以,不要把民進黨等同於台獨,這是大陸要注意的。

  對蔡政府及民進黨的建言

  蘇進強說,要解開兩岸關係的死結,大家可以集思廣議,像中評社發表的許多學者的建言,都很中肯,具有建設性。他也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成立超黨派的“台海和平發展委員會”。蔡英文應該瞭解,分裂的台灣無助於兩岸的和平,她應積極落實“超越黨派”處理兩岸關係的承諾,邀請產官學界代表成立“台海和平發展委員會”,凝聚大陸政策共識,充實520演講有關兩岸關係的論述,以兩岸分裂分治同屬一中的歴史,還原九二會談所達成的“海協會充分尊重並接受海基會的建議,以口頭方式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的事實,整合建構新政府的兩岸關係論述,重申“既有政治基礎”的內涵,即“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廿多年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的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

  蘇進強認為,“既有政治基礎”及兩岸廿多年交流互動的成果的表述,其實既留兩岸各自解釋的空間,亦等同於九二共識及兩岸同屬一中,蔡總統也一再重申未來兩岸關係將秉持“沒有意外、不挑釁、溝通”的原則,行穩致遠。這些論述的基調,即有待超黨派的“台海和平發展委員會”予以具體落實,而非徒託空言。

  第二,重啓兩會之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蔡政府可授權新任海基會董事長與陸委會主委,主動向大陸表達,兩岸將延續過去包括九二共識在內的既有基礎,共同推動台海和平發展,除賡續ECFA等23項協議外,也將同時由立法院重啓服貿、貨貿、兩岸監督條例、兩岸互設辦事處,以及陸生加入健保、縮短陸配取得身分證時限等立法事宜,希望大陸也能重啓兩會及國台辦、陸委會間的制度性協商管道。

  第三,民進黨成立黨綱研修小組,將蔡總統520演說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均列入“維持現狀”的定義或內涵,宣示並證明民進黨不再追求法理台獨。

  第四,蔡總統應展現大開大闔格局:利用適當時機(如國慶日、中華文化復興紀念日等)重申歴史一中、兩岸分治的存在事實,呼籲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共謀和平兩岸的未來,主動提出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大陸撤除對台飛彈、共同維護南海主權丶加入亞投行、RECP、ICAO,以及讓台灣人民參與NGO和享有國際生存空間等議題。

  第五,蔡英文應援例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並宣示將與大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消弭“文化台獨”疑慮。

  第六,以兩岸制度性協商及熱線為基礎,透過非官方二軌研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共商東海、南海主權維護與區域安全、資源共享,凸顯台灣的戰略地位。

  對大陸的建議

  蘇進強也對大陸提了一些建議:

  第一,尊重兩岸分裂分治的歷史與現實,合情合理處理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瞭解台灣的政治生態與大陸“以黨領政”的差異,展現“兩岸一家親”的包容器識,不因人廢言,對蔡英文“沒有答完的考卷”給予寬容的空間與正面的看待。

  第二,擴大“九二共識”的解釋空間,將“維持現狀”的定義涵括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一中精神”,兩岸關係即是一九四九年迄今尚未統一的“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而非國與國的關係。

  第三,解放思想,改變“國共合體”思維,國共關係雖亦為兩岸關係的重要環節,卻不等同為兩岸關係的全部,民共關係亦然,故不必也不應以民共的冷對抗殃及(處罰)台灣人民。

  第四,“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建立兩岸關係“以民為本”的思維,瞭解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而非動輒以“文化台獨”、“去中國化”捕風捉影。並正面看待台灣八成以上民意支持新政府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維持現狀”立場,及九成支持兩岸持續進行制度性協商的民意。根據陸委會的最新民調,89.1%的台灣老百姓希望兩岸恢復制度性的協商,這樣的一個民調對民進黨當然是個壓力,但是也可以是對大陸的一個提醒。

  第五,擴大“三中一青”基層社區交流,台灣社會一般民衆對“九二共識”的冷漠,雖與國民兩黨文宣策略有關,但基層社區欠缺對大陸的瞭解與互信不足,仍有近2/3台灣人民未有赴大陸觀光旅遊或經商體驗,亟應鼓勵及擴大基層社區與青年交流。

  第六,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須深化兩岸文化交流並以此做為建立社會互信的基礎,深化與台灣民間社團、社區、學術機構交流,有計畫推動、建立兩岸文化與歷史的共同記憶,鼓勵兩岸影視及出版。

  此外,蘇進強認為,可以比照台北市與上海市雙城論壇的模式,鼓勵、支持兩岸城市交流,建立兩岸鄉鎮、縣市交流、互聯網絡。同時要遏止兩極化與鼓動民粹“非友即敵”、“不是同志就是敵人”及亂拋台獨帽子的媒體歪風,捕風捉影或無中生有的台獨指控,也可能變相將台灣人民推向台獨,這是大陸要注意的。

  民進黨缺乏兩岸人才

  談到民進黨內部瞭解或精通兩岸關係的人才,或者比較瞭解大陸政治情況的人才,蘇進強認為“相當缺乏”,對政策當然有影響。孔子說,用師則王,用徒則亡,治國如果能用一些可以給建言的人,領導人就可以有大格局、大氣勢;如果只是選擇性正義,用一些講你喜歡聽的話的人,就可能造成偏聽、偏執、偏見,這樣治理國家就會發生很大的問題。

  蘇進強認為,民進黨真正瞭解大陸、真正清楚大陸的人,現在並沒有在蔡英文的決策核心裡面,一知半解的人很多,但最怕的就是外行領導內行。所以民進黨執政團隊的國安體系,要有人有道德勇氣,去跟蔡英文講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一味的迎合。

  蔡英文自己做過兩岸問題研究,還當過陸委會主委,對大陸有相當的瞭解,但蘇進強說,當時的大陸跟現在的大陸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強調,大陸要走進台灣,台灣也要走近大陸,要眼見為憑。蔡英文雖然號稱是談判專家,但是她過去談判的對象,都是歐美國家;她過去是以學者的身份,而且沒有在第一線談判,而現在要面對的大陸,是同根同源同種的同胞,兩者很不一樣。

  蘇進強認為,北京這次對台灣的要求,九二共識沒有超越馬英九總統時代,而蔡英文既然講要維持現狀,要在既有基礎上,那麼馬英九總統時代的東西就要概括承受才對;如果把馬英九總統時代的東西一刀切,就不是維持現狀,就不是在既有基礎上。所以,兩岸的問題是兩岸,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兩岸都要承擔,但是蔡英文這邊可以有進一步的積極的思考。

  蘇進強認為,現在應該是蔡英文務實面對兩岸問題的時候了。她如果能夠把握歷史機遇,把兩岸關係搞好,民進黨可能永續執政;如果把兩岸關係搞得一塌糊塗或者倒退,或者激怒那些依靠大陸經濟生活的老百姓,那麼四年後政黨再次輪替就不是神話。

  蘇進強小檔案

  蘇進強:筆名履彊,台灣雲林縣人;陸軍官校、三軍大學畢業,服務於軍中二十餘年,文學作品獲國軍文藝金像獎、聯合、中時、吳濁流文學獎等多次,小說《楊桃樹》曾入選國中國文課本,退伍後轉任智庫張榮發基金會國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南華大學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非營利事業研究所教授,並擔任《台灣時報》總主筆。2001年台聯成立後,為創黨秘書長;其後,曾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2005年1月接任台聯主席。2007年7月擔任《台灣時報》社長。2009年擔任台藝電視台董事長;現為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10月號,總第226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