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發展道路的實踐要求
http://www.CRNTT.tw   2023-01-31 08:20:28
 
  三、始終堅持積極穩健的金融開放,以本土性和開放性相協調解決發展支撐問題

  金融開放事關戰略資源配置,事關國家利益與安全,是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開放的能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對有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增強金融有序競爭、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的領域要加快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深入踐行積極穩健的金融開放策略,始終在找准切入點、把握好節奏中有序穩步推進金融開放,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堅持“開放性”與“本土性”辯證統一、 協同互促,在平衡好開放、發展與安全的統一關係中,既“以我為主”又“兼容並濟”,在學習借鑒發達國家成熟經驗的同時,始終不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出發,秉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的金融開放戰略,動態平衡好“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開放關係,推進中國金融市場與全球金融市場的深度融合,實現了金融開放的既“跑得快”還“走得穩”。

  四、始終堅持統籌漸進的金融改革,以系統性和科技性相適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中國金融改革發展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帕累托改進”的穩定形式。近年來,伴隨金融科技發展步伐的加快,以及金融體系開放度、協同度的持續攀升,不少風險挑戰也隨之而來,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尋找答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改革在尊重金融運行基本規律的同時,始終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大方向,始終堅持“系統性”和“科技性”動態適配、協同互促,結合金融改革的整體部署協同配套、形成合力,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籌漸進式金融改革路徑。在系統化推進金融改革的過程中,中國金融業要積極把握互聯網、大數據帶來的機會窗口,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方向,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建立“新的生產函數”,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提供重要支撐。

  五、始終堅持底線思維與風險治理,以“有守”和“有為”相平衡解決發展保障問題

  風險是金融的“天然基因”,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金融運行秩序總體穩健,有效抵擋了外部變化衝擊,始終沒有發生系統性、全國性的金融風險,體現了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當前金融風險高發易發,不良資產風險、流動性風險、債券違約風險、外部衝擊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都不容忽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這為守住金融風險底線與追求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找到“有守”和“有為”的平衡點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和強大的思想武器。十八大以來,我國監管制度設計始終堅持“時、度、效”三統一,按照“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的方法策略,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以“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目標原則,“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本源堅守,“防控金融風險不能走向自我封閉”的戰略思路,尋求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動態平衡,避免因一些政策調整過快過猛而打擊預期,既防止不同領域政策“打架碰頭”,又阻斷將長期目標短視化、系統目標碎片化,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劉佳寧(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李霞(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高級經濟師)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