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親美親過頭,很少觸及兩岸議題深水區,在美中對抗白熱化之際,他就只能跟著民進黨的腳步站隊美國。台灣目前的軍事、外交政策基本是美國主導,國民黨幾乎不太批抨。朱立倫能帶動的話題有限,也缺乏引領新議題的能力,常掛在嘴邊的“親美友日和中”只是用來掩飾過度親美,淪於空泛的口號。最近民進黨政府邀請來的訪團多數都會拜會國民黨,藍綠有相當高同質性,在軍事、外交方面國民黨儼然是綠營附隨組織。
其次,在藍軍基本盤方面,鐵粉看到黨中央軟趴趴,也就懶洋洋,缺乏2018韓國瑜選高雄市長時那種“天上下刀子也要出去投票”的堅定意志。在藍綠白三足鼎立的地區更是危險,以台北市來說,國民黨蔣萬安和台灣民眾黨黃珊珊有何不同?看來並不顯著,兩者的票是可以流動的。因此民進黨陳時中民調雖常吊車尾,但綠營還自認很有希望,因為黃珊珊得票只要拉到20%、25%,陳時中就贏了。
綠化、佛系的國民黨難以凝聚藍軍基本盤,帶動選舉熱度;韓國瑜固然可以把場子炒得很熱,卻會與國民黨中央和部份藍軍縣市長候選人路線扞格。這也就是韓國瑜自己講的“補藥與瀉藥”的問題,兩者不可能一起吃就有選擇的問題。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意在2024的朱立倫接下來對韓國瑜的態度,願不願意接受韓國瑜身上的深藍標籤。當然可看到,韓最近也在避免踩進容易造成論戰的深水區,儘量聚焦在經濟民生。
不過如果綠營最後打出“抗中保台”大戰,韓國瑜非代表國民黨中央、非候選人的身分或可能是藍軍一張王牌。
韓國瑜的復出讓國民黨又陷入2020選後的矛盾,一個高人氣的政治人物,卻遭到黨內排擠,愛恨交加,期待他伸援手,又怕受傷害。短期內韓要再度從政可能有難度,但他如果對藍軍有熱情,年底的地方選舉或將是2024大選合作的華麗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