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CFA將於明年6月29日屆滿10週年。(來源:台經濟部) |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2010年6月29日海基、海協兩會在重慶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生效,台灣有539項出口中國大陸免關稅與享有通關便捷的權利,為雙方經濟交流合作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大華網路報今天專欄說,ECFA將於明(2020)年6月29日屆滿10週年,後續僅有“投資保障協議”完成並生效實施,而“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尚未完成與生效,若ECFA因政治因素無法持續而失效,台灣不但將失去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同時將被國際經濟社會邊緣化,對經濟發展將造成嚴重傷害。
首先,就失去中國大陸廣大市場而言:目前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二大進口地區、第一大外匯順差來源,占台灣出口總額的40%左右,每年均為台灣創造700億美元以上的外貿順差,為經濟發展增添無限動能。
然而,中國大陸在2010年與“東南亞國協”(ASEAN)簽署之“自由貿易協議”(FTA)生效實施,“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之產品90%享有零關稅優惠,其餘10%之產品平均關稅僅有0.1%,這些優惠條件促使“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產品之數量及金額大增,也大幅吸引外商前往東南亞國協投資興業,以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
此時此刻,若ECFA無法持續而失效,在台灣生產的產品出口大陸要徵高關稅且無法享有通關便捷的優惠,而在“東南亞國協”生產的產品出口大陸卻享有免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措施,這將會促使中國大陸將原先在台灣採購的產品轉向“東南亞國協”採購,造成“貿易移轉效果”,台灣將逐漸失去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
除此之外,許多台商早就赴“東南亞國協”投資設廠,以享有中國大陸提供“東南亞國協”免關稅與通關便捷優惠措施,這就是“投資移轉效果”,將造成台灣產業出走、空洞化的危機。由此可見,ECFA若無法持續而失效,對台灣經濟將造成嚴重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