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31日電/台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書中披露,蔣中正1949年12月10日從成都飛抵台灣,在大陸的最後一天,與胡宗南單獨面商3次,午餐後起行到鳳凰山上機,下午2時起飛,途中假眠3小時未能成寐,晚間8時30分飛抵台北,與台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同車入草廬(陽明山行館)回寓,空氣清淡、環境清靜,與成都晦塞陰沉相較,則判若天淵矣,24時前就寢。
蔣中正1949年12月10日從四川成都飛抵台灣後,自此未離開台灣。國史館表示,鑒於各界對開放兩蔣日記的期盼,為求時效,先授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蔣中正就任第一任總統任期(1948-1954)的日記,明年起再根據任期及年度依序出版。
根據《中央社》報導,關於蔣中正當年決定轉至台灣的始末,根據“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記載,蔣在1949年12月9日下午,得知西南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張羣等人的飛機在昆明被扣,確定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已經叛變。隔日,蔣又收閱盧漢致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電報,“請其四川各將領活捉蔣匪”。
新書指出,蔣中正當下命令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參謀長胡宗南部隊“從速解決劉(文輝)部”,此時文武人員皆要求蔣中正趕快“離蓉(成都)回台”。但因胡宗南部隊尚未如期集中,蔣希望“多留成都1日,即於胡部之掩護多得1日之效益”。
新書記載,蔣中正因盧漢叛變,劉文輝、前四川省政府主席鄧錫侯避不見面,且西昌兵力單薄、不如劉文輝留在西昌的,所以決定回台“處理政府遷移重要業務”。
新書指出,蔣在1949年12月10日記述,與胡宗南單獨面商3次,午餐後起行到鳳凰山上機,下午2時起飛,途中假眠3小時未能成寐,晚間8時30分飛抵台北,與台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同車入草廬(陽明山行館)回寓,空氣清淡、環境清靜,與成都晦塞陰沉相較,則判若天淵矣,24時前就寢。
台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受訪時說,蔣介石(蔣中正)1949年12月10日抵台後,再也沒有出國或離開台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從成都到草廬,從晦塞陰沉到空氣清淡、環境清靜,反映出蔣介石的心境,這也是研究歷史趣味之處。
國史館指出,兩蔣的日記重新回到台灣,這是台灣歷史上值得記錄的一件大事。蔣中正從1926年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起,就開啟他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篇章,1948年就任行憲後第一任總統,1949年中央政府遷台後,於1950年3月宣布復職,至1975年過世為止,是統治台灣時間最久的一位領導人。不僅對台灣,也對近代東亞歷史的走向影響深遠。
國史館說明,直至今日,對於蔣中正的功過得失,還存在著相當對立與矛盾的詮釋,離所謂的“蓋棺論定”顯然還有一段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