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張帆(中評社 馬一鳴攝) |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樊吉社表示,對於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變局大國存在基本共識,但對於如何應對變局則存在較為顯著的分歧。毫無疑問,大國是塑造和引導地緣形勢競爭的核心力量,地緣戰略競爭是大國競爭的必經之路。中國如何看待這個形勢,怎麼去處理這個形勢,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國際形勢面臨的三個“變”,即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指出,“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但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世界歷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國際社會命運與共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歷史自信。”面對當今世界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和重大挑戰,中國明確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國際形勢深刻複雜的變化過程是一個解構和重構並存的階段,其過程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各國均將面臨非常複雜的選擇。中國在冷戰結束後與世界各國發展了非常複雜的政治、經濟和外交關係,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紐帶抑制了美國重構陣營對抗的衝動,未來地緣戰略形勢走何方,各國如何選擇,將會是多邊互動的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張帆表示,國家經濟競爭中的手段是否沒有上限,這個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另外在兩國競爭中也涉及到有關的問題,即能不能坦誠說明一方的優勢到底在什麼地方。歷史的發展有一個必然的規律,也有一個最基本的標準。近幾年在美國打壓中國的過程當中,美國的變化是一種暫時性的變化,所以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到底是橫向升級還是縱向升級,都需要我們去進一步深入瞭解和研究。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齊皓表示,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和特朗普政府沒有太大的差距,只不過是強化對競爭對手的全方位競爭和威懾。同時也可以看到美國及其盟友在對華問題的態度和層次差距也一直在縮小。例如歐盟原本是處於“中間地帶”,現在靠近美國的態勢非常明顯。另外韓國也更多地靠近美國,甚至是放棄歷史記憶來和日本進行更多的合作。這些中間灰色地帶的縮小,會使得未來中美關係出現更多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