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
《北京青年報》記者:今天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主題是“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我們注意到,中國近年來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許多顯著成果。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能否進一步介紹中國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發揮的作用?
林劍:今天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也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通過30周年紀念日。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工作,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三北”工程建設45年來,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治理沙化土地5億畝,重點治理區域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我們在塞罕壩創造出世界最大面積的人工林海,在毛烏素實現世界最大面積的生態逆轉,在庫布其走出了產業治沙的全新路徑。
中國的努力加快了全球邁向更加清潔美麗世界的步伐。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為全球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的蓄積量連續40年保持“雙增長”,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中國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義務,成功舉辦了《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等活動,全力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進程,持續推進荒漠化防治國際合作,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分享中國防沙治沙經驗。我們與《公約》秘書處共建了“防治荒漠化國際培訓中心”、“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我們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機制積極對接“非洲綠色長城”、“綠色中東”倡議,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去年成立並啟動首批合作項目。去年在蒙古國揭牌的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正助力蒙古實施“種植十億棵樹”計畫。中外荒漠化治理合作讓綠色綿延在越來越多國家的地平線上。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攜手應對是必由之路。中方願繼續同各方分享乾旱和荒漠化防治經驗,加強土地可持續治理交流,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