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論壇現場(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陸文煜)11月12日,第九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化復興”,來自兩岸及港澳地區的15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當前形勢下,如何用好中華文化這一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和精神紐帶,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筆者認為,實現高質量的融合發展以及國家統一,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以文化認同凝聚國家統一合力。
在本屆論壇上,不少與會人員基於兩岸文化現象的新觀察認為,除了中華傳統文化之外,文娛、影視、美食等文化軟實力依托新媒體的傳播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為兩岸提供了更多的共鳴與認同源泉。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道美食,會很快火爆兩岸的網絡,比如之前的《孤勇者》《小小花園》《求佛》還有螺螄粉,這是兩岸青年在網絡時代獨特的交流方式,也是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一種新的文化交流現象。”
但需要注意,如要實現高質量的融合發展以及國家統一,則不能簡單粗暴地將文化認同等同於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表示,雖然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但不能認為中華文化斬不斷,不能盲目自信地想只要兩岸增進交流、緊密利益聯繫,祖國統一自然水到渠成。同一種文化、同一個民族可以形成多個國家,一個國家也可以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構成。
傳統觀念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由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澱物。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是人類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是對客觀世界感性上的知識與經驗的升華。筆者認為,以文化認同凝聚國家統一合力、推動兩岸深度融合發展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