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歐洲動態新聞網的報導也顯示,建立“軍事申根區”與北約不斷東擴有關。該媒體去年11月稱,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快速部署一個師(約2萬人)規模的部隊,以及運送彈藥、燃料、備件和補給的任務變得更加棘手。雖然北約和華約部隊過去主要在德國對峙,但自那以後,北約不斷東擴,使其東翼的總長度增加了數千公里。索爾弗蘭克說:“廣闊的空間以及並非所有部隊都部署在前沿的事實,意味著北約必須迅速將部隊從基地轉移到東部側翼的正確地點。”
多家媒體報導稱,在索爾弗蘭克的領導下,2021年北約在德國烏爾姆市成立了聯合支援與賦能司令部。該司令部的工作是協調北約國家部隊和軍用車輛在整個歐洲大陸的快速移動,以及後勤準備,如在北約東翼儲存彈藥。今年1月下旬,德國、荷蘭和波蘭簽署了一項協議,在三國之間建立一條軍事運輸走廊,以提升整個歐洲的軍事機動性。德國國防部國務秘書穆勒表示,這條走廊使歐洲走上了通往真正“軍事申根區”的道路。據波黑媒體《薩拉熱窩時報》今年3月報導,負責協調歐盟防務合作的歐洲防務局正在努力使陸空機動的官方程序標準化,同時也正在開發一個通用模板來簡化文書工作。
俄羅斯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政治科學院項目主任斯特潘諾夫今年3月對俄塔社稱,美國正在極力推動北極國家“軍事申根化”,為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之間達成“軍事申根區”協議創造條件。他解釋說,這種雙邊合作協議包括在這些極地國家部署美國軍隊、建立軍事基礎設施和防空系統。根據相關機制,華盛頓在北歐國家的廣闊空間裡建立了無限期的軍事存在,“在安全領域獲得了對一些地區國家的部分主權控制”。
屬於美國樂見的歐洲部分防務能力建設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歐洲安全項目負責人呂蘊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歐洲重啟對建立“軍事申根區”的討論,可以看出烏克蘭危機下歐洲的“安全焦慮”不斷加深。德國防長聲稱俄對北約的攻擊可能在5到8年內發生。歐洲部分學者也拋出“俄羅斯將在美國大選後至2025年初這一期間攻擊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蘇瓦烏基走廊”。這樣“言之鑿鑿”的觀點,搞得歐洲“緊張兮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