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
http://www.CRNTT.tw   2024-03-13 07:53:44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全國人大代表孫景南是一名電焊工。30多年間,她和同事解決了一個個生產技術難題,完成多項焊接工藝創新和技術攻關,見證了我國軌道交通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奮進歷程,自己也成長為同行中的佼佼者。白天幹活、晚上練習,滿手滿胳膊都是高溫焊花留下的印記……“何為‘匠’?就是在專業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久經磨礪方能實現突破。”孫景南道出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3月5日下午,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聽了孫景南代表的發言後這樣贊嘆。環顧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是我們的信心和底氣。繼續鞏固和拓展這個優勢,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方能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千工易尋,一匠難求。我國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正處於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加速邁進,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廣。在如牛皮紙薄的鋼板上焊接長征火箭“心臟”,不出一個漏點;把“蛟龍號”潛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1/50……大國工匠以久久為功的鑽研和創新,成就了一個個“高光時刻”,有力托舉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創造。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萬人。同時,我國技能勞動者的有效需求人數與有效求職人數之比一直在1.5以上。“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努力掌握一技之長,一定能在自己的賽道上創造不凡業績,成就出彩人生。

  工匠精神,既是“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細致,還是“千萬錘成一器”的追求。“幹一行就得愛一行,總得要在這片沙漠裡做出點成績”,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員徐先英在治沙一線堅守近40年,研製新型治沙裝備90多台(套),推廣治沙技術面積20多萬畝,獲評“國家工程師獎”。褒揚工匠情懷、涵養工匠文化,才能讓“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成為普遍追求,激勵廣大技能勞動者把工匠精神蘊藏的巨大能量,傾注於一個個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試驗,在平凡崗位上綻放獨特光彩。

  新時代大舞台,技能人才發展機遇無限。切削零件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砌墻能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繼電保護做精了也可取得多項國家專利。讓學技能有學頭、有盼頭、更有奔頭,支持勞動者在本行業本領域擔大任、幹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高質量發展就有了澎湃動能和堅實依托。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孟繁哲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