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黃慧紅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中評社報導組)今年是莞台融合發展35周年,《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也在不久前獲得國務院的批覆同意出台。為此,中評青年東莞訪問團11月28日至30日赴東莞參訪報導,並專訪了東莞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黃慧紅。期間,黃慧紅就莞台融合發展重要成果、如何用好東莞優勢做好對台工作、《東莞方案》出台實施的重要意義、如何吸引台資台企留莞發展、莞台交流合作的主要特色亮點及下一步具體工作重點和計畫、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兩岸融合發展經驗借鑒、如何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對台交流合作優勢資源、將提供哪些便利舉措讓在莞台胞此處心安即為家、如何幫助台青在莞發展等問題一一作出了詳細解答。
以下是專訪具體問答內容:
深化莞台融合發展 首創“六個第一”
中評社記者:今年是莞台融合發展35周年,莞台融合發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東莞市台港澳事務局是如何用好東莞優勢做好對台工作的?
黃慧紅:自1988年全市首家台企落戶以來,累計超過一萬家台資企業跨越海峽、來莞興業,毗鄰香港的地理區位,使我們成為很多台商登“陸”的第一站,也造就了東莞台商台胞集聚的優勢。為了支持台商台胞深耕東莞、安居樂業,深化莞台融合發展,東莞市台港澳事務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級台辦的指導下,會同市台商協會,篳路藍縷,做了很多首創性的工作。這些成果可以用“六個第一”來概括:
一是創辦大陸第一家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台校創辦以來,累計招收台商子弟超過4萬人次,幫助了數萬珠三角台胞家庭團聚,從而讓台商得以在大陸安心發展;
二是打造了在兩岸影響力第一的台灣名品博覽會,東莞台博會連續舉辦十四屆,是兩岸持續舉辦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影響也最廣泛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從一開始為東莞台企拓展內銷,逐步延伸到大陸以及港澳地區的台資企業,規格也從市級提高到省一級,14屆展會累計吸引近360萬人次參觀採購,達成意向成交金額372.5億元;
三是疫情期間,促成全國首例台商“返莞專案”,幫助1326名台胞安全、有序返莞返穗,順利復工復產復學,獲得台胞交口稱讚;
四是打造第一批獲國務院授牌的鬆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市財政為鬆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配套專項資金5000萬元,為通過審核的優質創業項目提供啟動資金、貸款貼息、辦公場地補貼等支持。基地累計培育200多個台灣青創項目,舉辦超過330場兩岸青年交流活動;
五是支持“天下第一台協”發展,通過市台商協會,打開市政府瞭解台資企業發展情況、推動惠台政策落地的重要窗口,同時支持協會發展成為大陸會員規模最龐大、組織結構最嚴密、服務功能最完備的台商群團,下設33個鎮街(園區)分會,有2600多名會員;
六是支持台商創辦廣東省第一家台資醫院台心醫院,使台商能夠在東莞享受台灣健保服務,等等。
可以說,東莞在落實中央大政方針、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上始終立足台商需求,勇於探索新路徑、新方向,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也是東莞對台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