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塑台灣青年的兩岸心
http://www.CRNTT.tw   2024-11-11 11:03:06
  中評社╱題:重塑台灣青年的兩岸心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摘要】分析“恐中論”產生的原因,“民主化”“去中國化”是“恐中論”的思想因素;“被統”成了誘發台青“恐中”的心理因素;兩岸政經發展明顯失衡是台青“恐中論”的重要島外因素。要做到重塑台青兩岸心,關鍵在於真正瞭解當下島內台青在想些什麼,要做些什麼。唯有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而要做到“真正瞭解”,依目前兩岸現狀,唯有加強兩岸青年的入腦入心的雙向交流。為重塑台灣青年的兩岸心,重在培育兩岸青年“新型共有認知”,產生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共同網絡議題”,形成令兩岸青年可以接受、足以興奮的戰略規劃。大陸如能給予兩岸青年,尤其是台灣青年更多的平台、更多的資源,傾心聆聽島內青年的關切、煩惱、痛點,有針對性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上述的難處,對於重塑台灣青年的兩岸心是極為關鍵、極其重要的。

  當下的台灣社會,青年族群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個特殊群體,而在島內社會各界將目光紛紛投向青年族群的同時,該族群又會主動將目光投向何方?要解讀這個問題,既複雜又簡單,簡單到衹要兩句話,一是網絡,二是社會。於是“小確幸”成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最佳答案,該詞彙來源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直譯進入台灣的現代漢語。

  沒有想到的是,總體上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生活上的“小確幸”觀念,傳入島內後竟迅速被政治異化,被台獨勢力潛移默化、升級發酵,用以影響青年族群的國家認同。與此同時,原與政治毫無關聯的“小確幸”遭到別有用心者“移花接木”,經台灣青年心態演變,出人意料地表現在“恐中”“反中”情緒上。

  所謂“恐中”情緒就是指把大陸當作台灣的威脅,而不論這種威脅是否真實存在,并由此產生的一種希望擺脫、逃避,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他們恐懼大陸“武力犯台”,恐懼對大陸“過度依賴”,恐懼大陸進一步崛起。由此“恐中”轉至“反中”,表現為對大陸厭惡和反感,反對大陸的政治制度,反對大陸的對台舉措等等。在台獨勢力結合“小確幸”心理渲染之下,“恐中”“反中”情緒不斷蔓延,試圖強加於台灣青年對“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另類的國家認同”。這方面最明顯的例證是近期島內偏“獨”的網紅鍾明軒的經歷,他在大陸自由行所拍的兩部旅游影片,反映出在大陸的生活一樣可以“小確幸”,兩部影片對大陸的積極評價獲得百萬播放量,轟動一時,卻遭台獨勢力惡意攻擊,最終其本人被逼在影片底下留言政治態度:“我不認同我是中國人,我認為我是台灣人”,由此才勉強在島內“過關”。“獨網紅”都必須如此,莫談一般台青。

  一、“恐中論”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由鍾明軒被逼表態,聯想到島內台青在“政治正確”強壓下頭腦時時外洩的“恐中論”,凡有心人群不禁要問,無端而起、無處不有的“恐中論”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一)“民主化”“去中國化”是“恐中論”的思想因素

  長期以來,台灣的零零後青年一代成長於島內“政治民主化”的環境下,所感受到的全是民進黨以及綠媒一味鼓吹、無所不用其極的“民主、自由”,以及各種為民進黨所利用、“為反對而反對”的政治聲浪。這種極端化的價值觀的演變,易形成盲目反對崛起大陸的思想因素。

  台灣社會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不斷強調台灣本土化,從而形成自我膨脹、自我封閉、與大陸對抗的“台灣主體意識”。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島內青年一代“台灣主體意識”形塑的過程中,對大陸充斥著與老一輩“仇共”所不同的心理,明顯具有新的偏見、新的敵視。

  民進黨長期全方位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和台獨思想形塑了部分台灣青年“兩岸兩國”的錯誤認知。阿扁上台,變本加厲大搞台獨分裂活動。教科書的“獨化”動作擴大到高中。從2006年起,台灣高中教科書將中國史和台灣史分割開。從此,“本國史”不再是“中國史”,“中國”也不再是我國。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所謂的新課綱、新教材已完全脫序教科書應該具有的公正、權威、嚴肅的特質,經別有用心的政治目的的驅使與篡改,越改越亂,越改越“獨”,已不加掩飾地公開為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政治路綫服務。

  (二)如今相當多的島內台青預期“台灣會被中國大陸統一”而盲目恐懼,“被統”成了誘發台青“恐中”的心理因素

  隨著時間推移,台灣社會這方面的預判人數一定還會增長,但同樣可以進一步預判的是,對“被統一”的恐懼感也會隨著青年人數的增長而上升。那麼台青為何對“被統一”如此恐懼呢?

  各國的心理學家曾對社會恐懼心理做了如此綜合描述:當一部分人感覺受到威脅時,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或沒有資源可以加以解決,便會產生憂慮、苦惱之感。於是一種介乎集體焦慮、恐懼的心理隨之蔓延開來。恐懼心理一旦產生,便不會自行停止,它會按照自身的邏輯發展。社會心理恐懼會不斷循環。首先,是過度誇張的想象,虛構最壞的結果。如果此時社會不予矯正,反而予以蠱惑的話,其後果將更為嚴重。其次,是恐懼心理會自動開啓更多對於現實的負面認知,開始扭曲事實。第三,是作出與理性完全不相符合的錯誤選擇。

  縱覽全球,所謂的統一模式無非是兩種,主動統一,或被動統一。而這兩種模式、選項,對台灣意義十分不同。選擇主動統一,台灣與大陸協商時手中所掌握的各種籌碼較多。由於籌碼多,具體獲益自然將大於被動統一。而被動統一,在不斷流失原先所掌有的各種籌碼,處於無可奈何的狀態下,才來談統一。那這種統一更多體現的是大陸的意志,台灣失去更多獲益機會。台灣青年對“被統一”的恐懼病態,完全符合上述心理問題的特徵。這種病態的社會反映,導致今天台灣社會出現集體非理性的政治盲想盲知盲動行為,也是不足為奇的。台灣青年對“被統一”的恐懼,“反中拒統”是其政治表象。長期以來,在台灣社會所充斥的大陸信息,清一色的是以片面、歪曲、負面、抹黑為主。在如此深不見底的大染缸裡,許多人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是“文革”時代;70多年的反共教育使他們形成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模式;台灣當局長期持續的對“一國兩制”的醜化、污名化,使他們與生俱有的“恐共”心理變本加厲,擔心被大陸吞并、“被統”,失去今天現有的生活。這種主流民意對大陸的快速發展感到心驚;對兩岸通過和平發展快速融合感到憂心;對“被統一”後自己的處境甚為擔心。這幾種綜合因素的互相迭加、交匯,進而根深蒂固,對“被統一”必然表現為憂心忡忡、誠惶誠恐、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手中惟一的可用工具僅是選票。票投國民黨,怕國民黨“賣台親中”。看來衹有票投民進黨,幻想至少可抵擋一陣,或拖慢一下“被統一”的節奏與進程。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