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校門口,校名是汪道涵先生題寫(中評社圖片) |
葉宏燈又談及建校過程的不易,需要聯繫、爭取兩岸教育主管部門核准東莞台校籌建和開辦,以及爭取各級教育部門的協助與支持。當時很多東莞台商和台協婦聯會成員,在葉宏燈會長及協會核心幹部帶領下不停地去拜訪相關部門,強烈反映由於沒有適合孩子讀書的學校,造成台商台幹兩岸夫妻分離、孩子入學難問題,不少人說到傷心處與渴望深切時聲淚俱下。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台資企業來大陸投資,對台商的扶持政策也逐漸完善,申請籌建東莞台校的訴求,終於在1999年10月29日得到了廣東省教育廳的核准。“從爭取建校到獲批,共花費4年多時間”。
馮思義憶述,葉宏燈還如數家珍般介紹了大陸各部門對建校的支持與幫助。“包括國台辦、海協會、教育部,和省市台辦、教育廳局以及地方書記幹部是怎樣指導、支持他的工作。例如,東莞台校建校所在地潢湧村以黎樹根書記為首的村委員會決議出讓150多畝土地給學校作建校用地,出讓價每平方米才30元,使用期50年,還不收任何管理費,該出讓價不僅是優惠簡直是送讓;此外,連接學校的道路、水管、電線也無償幫忙鋪好;更令葉董事長驚喜的是潢湧村委會,在當時還不富裕的情況下,捐資2000萬元作為建校補助款。葉董事長後來反復說到這2000萬成了他啟動建校資金。隨後廣大台商看到了台校建設工地熱火朝天的景象,紛紛慷慨解囊捐資捐物,令董事長非常感動。他也十分感謝各級政府和領導在學校建設過程中給予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
葉宏燈的講述觸動了馮思義。見面結束後,葉宏燈帶馮思義去建校工地參觀。在那裡,馮思義看到了許多台灣志工忙碌的身影。“他們不避艱苦,一心希望早日建成這所學校。”看著這些自願加入協助建校的志工,又想到葉宏燈提及的“康爺爺”“吳宜璇”等志工不怕苦不怕累投身建校的故事,馮思義非常感動。他說,隨著更多的瞭解,自己被葉宏燈的創校理念、宗旨和台商的迫切需求,以及志工的奉獻精神打動了,同時也認識到各級政府對建校的支持幫助。“想到台商對東莞、對廣東的經濟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他們帶來了巨額資金、眾多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帶來了許多先進設備、先進技術,助力東莞、廣東生產力發展,他們作出了重大貢獻。自己作為一名廣東的教育工作者,捫心自問,難道不應為台商的創校辦學育人做點什麼嗎?”由此,馮思義轉變了心意,成了東莞台校的一分子。
在兩岸各界熱心人士捐助與支持下,前後經過了近5年的醞釀、10個月的建設之後,東莞台校終於在2000年9月2日迎來了有600多新生的開學典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