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記者 盧哲)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香港造地發展及融資經濟論壇”23日在香港會展舉行。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表示,政府已採取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當中的土地供應包括一些填海項目、發展新界北的土地、棕地、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檢討綠化地帶土地用途等措施。其中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計畫是兩個重要的大引擎。甯漢豪表示,因應這兩個項目的策略地理位置及各自有其經濟發展的側重點,它們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它們亦同時能與大灣區的整體發展產生協同效應,優勢互補,既幫助應對當前香港土地短缺的問題,亦是投資未來,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幫助香港更好地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
甯漢豪表示,政府在推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大項目的房屋及經濟發展時,必定會融合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概念,並保育具高生態價值的地區及天然島嶼,做到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發展和保育並存。兩大發展項目在落實“可持續規劃及城市設計”概念;採用綜合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基建系統;推行綠色出行及積極保育四方面均具備優越條件,可透過綠色金融在市場融資。
甯漢豪提到,社會上有意見認為,基於現時經濟仍然疲弱及樓市不明朗因素,政府應該避免同時謀劃兩個大型項目,因此有意見提出不如政府撤回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甯漢豪指出,在盡力推進人工島項目進程的情況下,最快可以在二○二八年提供首批填海用地供基礎建設及樓房建築,即由現在起仍需要至少五年時間才得到首批填海土地。倘若現在“叫停”,當經濟未來幾年復甦而香港需要土地拼經濟的時候,“大家試想想,世界及區域經濟發展會否給我們五年的時間,會否在那時再等候我們造地?”她強調,“我們現時便應該結合我們的力量,討論如何把造地項目做到最好。我深信問題是有的,但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更多。”
甯漢豪表示,兩大項目具有龐大的經濟效益,用作興建項目的資金並不一定要全數由政府承擔,除了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支付外,可以透過其他融資方法,適度運用市場資金。
甯漢豪強調,香港是世界聞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推展大型的發展項目亦有豐富的經驗。政府對於能夠集思廣益找出適度運用市場的融資組合是非常有信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