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表示,本地醫護不但對內地醫護存有偏見,對海外受訓醫護亦有微言,歸根究柢是保護主義作祟,擔心他們會前來搶飯碗。本地醫護過往一直以確保專業水平為由,對引入海外人才設限,尤其加大執業試難度,並以諸多借口加以刁難,例如說海外受訓的醫護不懂廣東話或中文,難與病人溝通,並指內地醫護英文差。此舉成功保障自身利益,結果是導致本地醫護長期出現人手荒。其實,內地醫護水平不比本地同業差。從新加坡自2009年首度向內地醫生招手,之後便每年從內地招聘醫生,迄今累計羅致了180人,正正反映內地受訓的醫生達到國際認可的專業水平,而當地人也從沒以內地醫生英語不過關或不諳馬來語為由而將其拒諸門外,結果成功吸納充足醫生,為當地民眾提供服務。
社評指出,過去一年,本港公院醫生和護士流失率分別為7.2%和11.2%,多達2782人離職,當局為紓解人手荒,已拆牆鬆綁,一邊透過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畫引入內地醫護,另一邊派人到英國,稍後到澳洲搶人才。現在首批內地醫護前來,未來兩年將再有多300名醫護支援,但始終難以填補已離職人手,僅可紓緩工作量,因此本地醫護須改變固有思維,不能一邊抱怨人手不足、工作量重,卻一邊又質疑對方的資歷,也不能像去年抗疫期間將一些又髒又累工作,如替病人換片、餵食等,交給內地護士負責,派藥、打針工作則由本地護士負責,為雙方工作設限,否則問題始終無法有效解決。
社評表示,本地醫護應本著與內地同業互相學習、互取所長的心態進行交流,既可提高彼此在診療護理方面的質量,當內地醫護熟習後便可分擔部分工作,從而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待內地醫護結束交流返回內地,屆時把在本港所學到的新知識和經驗引入內地,達到促進兩地醫療衞生交流、人才培訓的目標。內地醫護將分批前來交流,紓解公院人手荒是好事,市民期望本地醫療界能與內地同業合作,互相補位,一切以病人福祉為依歸,讓病人能及早獲得適當治療。
香港《經濟日報》在社評《多管齊下 新思維解醫療困局》中表示,本港的醫護荒問題迎來及時雨,約80名來港交流的廣東省醫護昨日抵埗,將在本港公立醫院服務,連同近期醫管局積極從海外挖角,相信有助暫時緩解燃眉之急。不過,本港國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絕非單靠“外援”能解決,還要善用大灣區醫療資源,優化本地公私營協作,以新思維減輕公院擔子,才有望打破醫療困局。
社評表示, 本地醫護不足,以外地醫護補充是正確方向,本港的薪金待遇加上低稅環境,在國際上仍有競爭力,海外香港醫護回港執業,更是雙贏局面。然而,找“外援”或許短期奏效,卻未有觸及本港醫療困局的源頭--國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考慮到本港人口老化,不設法將公院擔子分出去,是治標不治本。醫衞局昨宣布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畫”,便是具針對性解困方法,居住於大灣區的合資格港人將獲資助,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診症。此舉可謂一舉多得,退休後北上居住的長者為數不少,由港府資助他們使用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方便內地港人之餘,也減輕本港醫院重擔。上述先導計畫的本質,是由政府資助病人到外間求醫,而這種突破桎梏的思維和模式,無疑可推而廣之。本港公私營醫療失衡一向為人詬病,醫生總人手中僅約一半是公院醫生,卻要應付近9成病人,讓私營醫療系統分擔壓力,實現兩條腿走路,刻不容緩。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推動醫護交流 共建健康灣區》表示,香港醫管局去年9 月公布“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畫”,希望緩解香港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昨天,我們終於迎來了73 名參與計畫的廣東省醫護人員,連同上周率先抵港的,今次交流計畫有逾80 名廣東專才來港,可謂非常引人矚目。類似的醫療衛生合作越多越好,因為不單有利於紓緩香港醫護人手嚴重短缺問題,也有利於加強兩地醫護人員交流合作,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這對於建設一個“健康灣區”當然是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