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題:香港警務處前處長鄧竟成:“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香港警察而感到驕傲”
“時代在變,香港在變,但獅子山精神將代代傳承。”10月5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警務處前處長鄧竟成來到香港培僑書院,為該校中四年級約70名學生講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公民及社會發展課。
此前,為讓香港年輕一代正確認識國家、增強愛國情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推出《港故事——香港回歸25年25人訪談錄》,鄧竟成正是故事第一集《1997年香港回歸典禮》的主人公。
“有請鄧Sir上台,與我們分享他當年參與香港回歸祖國各項慶典工作的故事。”老師的話音剛落,鄧竟成已快步走進課室。今年68歲的他精神飽滿、身姿挺拔,一頭銀灰色的短發梳得整齊,雙目亦炯炯有神。要面向一群“00後”學生,講授一個他們從未親歷過的歷史時刻,鄧竟成的心情有些激動。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活動,沒有彩排,不能出錯,只有一次機會做好這件事。”思緒回到1997年,時任香港警務處總警司的鄧竟成負責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安保工作,要針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危險和突發狀況制訂行動預案,并對典禮現場(即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進行地毯式搜索,排除一切可疑物品。
“當時的安保工作面臨兩大困難:一是中英雙方就交接儀式的安排仍有很多細節未達成一致;二是會展中心的新翼部分尚未完工,給圍封、排查等安保工作帶來不少阻礙。”鄧竟成回憶說,場地內任何打得開、揭得起的地方,他都率隊仔細檢查過,隨後貼上封條,“每個封條都有固定編號,只要看見編號我就知道相關物品的位置在哪,如果封條遭人移動或撕毀,我們也會第一時間發現。”
1997年6月30日晚,英方首先在添馬艦東面空地舉行告別儀式,而隨後舉行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則位處會展中心,距此約有七百米路程,“如何讓那麼多嘉賓在短時間內安全地從告別儀式場地來到會展呢?道路安全成了擺在眼前的大難題。”鄧竟成頓了頓,笑說,“大家應該想不到,現在警隊用的大型水馬,就是我當時為了這段七百米路設計的,并一口氣買了75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