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中辦、國辦日前印發《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出樹立大科普理念,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發展格局。意見有哪些亮點?科普工作如何適應網絡時代新趨勢?怎樣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科普格局?在5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瞭解答。
強化科普供給適應信息化新趨勢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近年來,我國科普能力建設成效顯著,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0年的3.27%提升到2020年的10.56%,科普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意見的出台,彰顯了黨中央對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新時代科普工作支撐和服務國家科技創新大局的重要性在日益提升。”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說。
作為推動新時代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傳播的內容形式日漸豐富,科普、科幻作品呈現出多樣化、分眾化發展趨勢,通過網絡形式傳播的作品已占到八成,科普工作正由線下平面化向線上線下數字化、智能化結合的方向發展。意見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發展,大力發展線上科普。
“意見適應網絡化和智能化趨勢,創新科普工作的理念和方式,強調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豐富科普作品的形態和傳播渠道,讓公眾在深度體驗和互動過程中不斷提高科學素養。”李萌說。
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表示,為落實好意見要求,中國科協將加大優質科普資源供給,以科普短視頻創作為重點,推動優質科普創作行動計畫。聯合主流媒體和網絡平台,共同實施“科普中國”平台建設工程和“科普中國”創作聯合行動,向全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科普資源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