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政府就“通關”──即逐步恢復人員往來的正常狀態,無論是香港與內地或海外地方──仍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此工作,我們已多次重申立場,希望同時能與內地及海外恢復人員往來。因香港的優勢和特質正可被稱作橋樑作用也好,“連繫人”作用也好,或走出世界的平台作用也好,都須連通海內外。若香港只能“通”國際,國際投資者或外來企業來到香港,但他們不能進入內地,將大大打擊他們來港的意欲。這亦是我多年來與國際商務委員會商討時,他們表示相對於其他地方,他們很重視香港的吸引力,即香港是進入內地市場最佳的平台。因此,我們要保持這優勢,我們的立場很清晰。
“通關”有否先後次序亦很難說,因看來也是要逐步進行。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完全沒有“閉關”,只要符合要求及進入內地後須隔離和檢疫,現時仍可進入內地。我們現已撤銷九個地方的“禁飛令”,即所有地方的航班都能抵港,不過同樣須滿足上機前的要求,以及抵港後要到酒店進行檢疫,因此要逐步進行。至於逐步進行時,與何地“通關”的步伐孰快孰慢,要看實際情況。
我昨日與130多位代表會晤,許局長亦有通過視頻參與。大體上,他們很歡迎我們早前公布的措施。有出席者認為措施放寬得不夠,仍可再放寬,例如最好不用在酒店檢疫,而是在家居檢疫,我們亦解釋這暫時不可以,因海外有很多地方近日放寬措施,會帶來風險。他們亦強調教育問題,有關日後復課對國際學校會有何安排。他們亦強調要能與內地“通關”,正正是我剛才所說的因素。整體來說,我認為會議氣氛很務實、和諧,大家都希望香港在此次疫情後能盡快恢復經濟及社會發展。謝謝。
記者:你好,林太。香港民意研究所昨日公布一個民調結果,72%的受訪市民說不滿意香港政府的表現。看到這麼多人不滿意香港政府的表現,你有何感受?其實你覺得港府哪方面的施政最有改善空間?另外,港大剛有研究發現,香港的自殺個案在三月二十三日達到高峰,而長者的自殺率是各年齡層中最高,有學者促請政府應盡快重啟一些康文設施。對於自殺率的攀升你又覺得如何?會否覺得政府在制訂抗疫政策時過份側重抗疫而忽略市民的精神健康?多謝。
行政長官:第一,香港是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每個機構、每位人士都可自由評論所有事項,包括特區政府的工作和表現。我們會以開放態度、謙虛立場來聆聽各方意見,從而改善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