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何燿光:後疫時代大國競逐 軍備競賽復發
http://www.CRNTT.tw   2021-01-27 00:20:45
前海軍官校校史館長、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何燿光。(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月27日電(記者 高易伸)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前海軍官校校史館館長、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何燿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疫情對全球影響甚巨,疫苗已成戰略物資,後疫時代的大國局勢將出現稀缺資源與專利技術的競逐,與各國獨佔慾望提升;列強的國際行為將受國內政情影響而導致強度上升;國際合作需求提升,但實踐上將越來越困難的發展趨勢,而列強之間的軍備競賽復發,也可能隨之加深。

  何燿光認為,全球化加速疫情擴散、但全球化並不會停止,以新一輪美中關係為例,拜登上台後前兩年至少得先擺平內部爛攤,才有辦法騰出手專心處理美國的國際關係。

  怎看拜登上台後的百日新政,以及對中問題的起手式?

  何燿光表示,雖然美國民眾期待拜登百日新政可儘速處理好疫情,但期限一到無法令“特粉”滿意,拜登勢必遭受反對派更大挑戰。美國內部政治、種族等矛盾加劇,因此拜登要無後顧之憂去處理美國的外部環境是有高難度的。

  對於新一輪美中關係,何燿光分析,拜登必須會回到奧巴馬的對中路徑之上,基本上新一輪美中關係不會有太劇烈的變動,假設拜登處理不了美國國內問題,那在處理中國問題時將受到更多阻礙,反對的聲浪也會加強,尤其特朗普拿下7400萬票的敗選,這已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落選票,背後代表著美國的反中情緒確實被炒到一定水準。

  何燿光話鋒一轉說,“美國的建制派”其實並不認為中國是美國“真正的敵人”,他們仍然已認為俄羅斯為假想敵,視中國為可合作的對象。但特朗普過去4年還是拉高了民眾對於“反中”的情緒,因此拜登無法隨即轉身,把對中問題的身段放低,因此保持對中國“相對強硬”的態度是有可能的。

  何燿光進一步表示,過去全球權力架構受到COVID-19變數衝擊,各國之間的合作變成是必須且必要的。在此變數之下,美國若延續特朗普路線勢必出大問題。因此可見未來美國對中國在的各項議題的操作上,不會如過去特朗普般“粗糙”。未來的美中關係將更加“細膩”,細膩的背後也意味著美中關係會出現更多表面上的“和緩”氛圍。

  何燿光強調,各國面對“後疫時代”的地緣條件大同小異,彼此爭奪的資源、技術也是差不多的,但強度會提升增加。各國在能源、物資、乃至於關鍵技術、寡頭獨佔性的需求都變得重要。譬如半導體晶片等的需求會上升,各國之間合作的需求會大增,但合作的空間也會被壓縮。

  何燿光說,這種型態會演變成“結盟需求的增加與普遍的不信賴”或“各領域的權力競逐強度快速的提升”,進一步會影響全球化下態勢的變化與霸權支配的操作。最後也可能出現結構衝突不減,但競逐標的依舊的但嚴峻態勢,且影響的範圍會加大、衝突也會加深,考驗的是社會的疏離與減低理性處理的能力,且未來列強的軍備競賽復發可能性也可能隨之加深。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