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美國對俄烏戰爭的信心動搖,除了是戰況不如預期外,另一個因素則在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所扮演和平倡議的角色起到效果,中方提出“12點烏克蘭和平方案”,在全世界各個非西方陣營國家之間都獲正面迴響,即便是西方陣營裡部分歐洲國家也對12點方案持肯定態度。
邱世卿指出,美國看到這樣的情況,當然不可能將功勞讓給中國,萬一俄烏真的有和談的可能性,美國最不樂見單獨由中國來推進,這是美國沒辦法接受的,所以美方才會支持沙特組成吉達和平峰會,就是避免在和平倡議當中失去話語權。
他提到,雖然美國搶著扮演和平使者,但對中國而言未嘗是壞事,其實只要能夠迎向和平都是一件好事,不管最終是由中國促成,還是由沙特促成,甚至是由美國促成,戰爭早日結束,對全球都是正面影響,北京的和平倡議起到影響力,已是相當有意義的指標。
邱世卿說,觀察當前整個俄烏戰爭發展的態勢已很明確,預期將有更多國家加入呼籲和談,支持戰爭的聲音則會越來越弱,事實上,國際間已出現所謂的“俄烏戰爭精神耗弱症”,這場戰爭打得越久,就會有越多人對戰爭繼續打下去感到疲倦、厭惡,對繼續援助烏克蘭反感,甚至會對烏克蘭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相關效應正在逐漸擴大。
因此,邱世卿認為,整體而言俄烏戰爭進入和平談判仍然可期,只是時間上不會太快,但最起碼不論是中國提出的12點和平方案,還是沙特在美國支持下去推動吉達和平峰會,都是透過不同的方式緩慢朝向國際間大多數期盼的和談目標去努力。總的來說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邱世卿表示,無論如何,和平進程的快與慢,還是取決於戰場上面的局勢發展與變化。一旦烏克蘭在扎波羅熱的反攻,消耗大量的西方援助軍備,還有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沒辦法取得進展的情況之下,烏國就必須面臨到更多要求其上談判桌的壓力。
同理,他指出,對俄羅斯來說,如果沒辦法好好應對烏克蘭的反攻,並在戰場上面取得一定穩固的態勢,那烏克蘭或者是支持戰爭繼續打下去的勢力會繼續拱火,和平進程就會遙遙無期。如果戰場不是對俄羅斯有利,和平的努力通常不會有結果,反過來說,當世界各地對俄烏戰爭和平的呼聲越高,通常也表示俄羅斯目前在戰場上面比較占優勢,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