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看似“聰明”,實則只是無意識的表現。比如,比起創作一篇小說或寫一篇原創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為一個“詩人”,這是因為詩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過組合不同詞語實現模仿;還有人喜歡用人工智能作畫,敲幾個關鍵詞,就能輸出一幅基本功扎實的畫作,但實話說,這些畫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藝術工廠”的流水線式生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能對創造性工作來說一無是處。人工智能學者王咏剛就認為:“無論是AI對話、AI寫文章還是AI作畫,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固有的非確定性、發散性、天馬行空的特點,恰好可以成為激發人類靈感的好幫手。”人的靈感並非從天而降的,很多時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後的龐大數據庫,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讓創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人從重復性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聚焦於真正的創造。一些大學課後作業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給大學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以後布置的作業是不是要更有新意?能用機器完成的作業,一定不是好作業。年度總結、月報、周報中的套話,可以輕鬆交給人工智能完成,這也說明一些占據員工大量時間精力的工作只是重復性消耗。
換言之,未來檢驗一項工作是否真正有意義、有實效的標準,就是要看其能不能被人工智能輕易取代。有人認為,人工智能遲早能夠替代人類現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如果這一判斷最終成為現實,那恰恰說明很多文字工作並非思想的創新,而僅僅是材料的堆砌。
隨著素材的積累,比ChatGPT更“聰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誕生。對此,人們與其焦慮“機器取代人工”,不如敞開胸懷,歡迎技術進步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改變。指揮機器的是人,不是機器本身,而要讓機器的“大腦”更好地服務於人,也離不開人的主觀感受與創新創造。人類騰出更多精力,聚焦於思想與觀念的創新,機器當好“秘書”,在科學與文化領域一定會取得更深遠的突破。(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