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欠缺外部因素。袁鶴齡表示,綠營要操作抗中議題,有一大要素就是,中國大陸方面有些事態出現推波助瀾的效果,以2020大選為例,當年就是因為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引起國際注目,民進黨則趁勢帶起風向,透過外部因素的推力,起到抗中保台訴求的效應。
他提到,但這次年底選舉,雖然兩岸情勢仍然緊張,但某種層面而言,早已成為新常態,台灣人對綠營販售“芒果乾(‘亡國感’)”已不再埋單。且多數選民反而會質疑,為何民進黨長期執政,對內宣稱要抗中保台,可是兩岸情勢卻日益嚴峻?綠營這樣的操作除了啟人疑竇之外,也會引起選民的反感。
最後則是,綠營本身雙重標準、說服力不足。袁鶴齡說明,舉凡台製高端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委託具有中資背景的機構,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到中國大陸經商等,民進黨對抗中保台的言行舉止不一,十足的雙衝標準,在在顯示出,綠營對於所謂的“抗中”其實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選民看在眼裡,自然心中會有一把尺。
袁鶴齡說,觀察民進黨要員近來在臉書上發表有關“抗中保台”的貼文,網友在下方的留言大部分是以嘲諷居多,尤其是兩岸情勢不佳,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狀況下,“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意象反而更深植人心,綠營的抗中神主牌,隨著民心思變已非過去那般強而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