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縣觀光活動不受兩岸氛圍影響。(中評社 方敬為攝) |
陳玉珍表示,其實金廈大橋在工程技術上是完全沒問題,主要是卡在政治問題,如果台灣官方想法不轉變,兩岸不能從尖銳走向共榮發展,金廈大橋難成。回頭看看廈門供水金門的發展歷程也是如此,前前後後花了20年,一開始也是受到杯葛,直到金門縣政府堅定立場,金門人不斷請願,官方態度轉圜,才有了廈門供水到金門的互助機制。金廈大橋或許也需要歷經相關過程,才可能逐步推進。
談到金門發展的桎梏,陳玉珍認為,就如同廈門供水金門與金廈大橋的問題,台灣官方總是以台灣視角來看待,卻沒有站在金門立場來思考,金門不能老是因為兩岸情勢的變化而讓經濟發展載浮載沉,同時在政策規範上,台灣官方也用一體性卻不適用於金門狀態的法令限制住金門發展,例如農地不能解編、不能再利用等。
陳玉珍說,其實台灣官方如果真的對金門好,最佳方式就是放手讓金門自主發展,她一直認為金門地理環境與區位特殊,應該被賦予特區定位,金門如果能夠落實高度自治發展,金門或許能朝更好的方向邁進,進而成為兩岸共榮發展的示範區域。 |